• [单选题]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之域人们的饮食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
  • 食杂而不劳


  • [单选题]下列有关调胃承气汤证治法的论述,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 消滞除满

  • 解析:调胃承气汤证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释义】此三条论述阳明燥热证的证治。太阳病或汗或吐后,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或阳明经表受邪,邪气循经入里化热成燥而形成本证。因阳明燥热上扰心神,故心烦;里热炽盛,故蒸蒸发热;燥实内结,腑气不通,故腹胀满。综合以上三条,调胃承气汤证当见心烦、蒸蒸发热、腹胀满,其病机当是邪热与阳明糟粕初结,里热炽盛为主、腑气不畅为辅。治以调胃承气汤泄热和胃,润燥软坚。

  • [单选题]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的脉象应为
  • 正确答案 :D
  • 脉沉紧


  • [单选题]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A
  • 杀虫行气

  •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 [单选题]治惊痫抽搐之证,不论寒证或热证均可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天麻


  • [单选题]地龙与僵蚕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息风止痉

  • 解析:地龙     【应用】   1.高热惊痫,癫狂。   2.气虚血滞,半身不遂。   3.痹证。   4.肺热哮喘。   5.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僵蚕     【应用】   1.惊痫抽搐。   2.风中经络,口眼斜。   3.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   4.痰核,瘰疬。能软坚散结。   【用法用量】 煎服,5~9g。研末吞服,每次1~1.5g。散风热宜生用,其他多制用。

  •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 正确答案 :B
  • 干姜

  • 解析: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脾胃虚弱,寒气内生或外袭,寒气肆虐脾胃,脾虚不运,胃虚不降,以此而变生为脾胃虚寒病理病证。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证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方中干姜为君,人参为臣。君臣相配温中健脾。中虚寒湿,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燥湿健脾。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一温一补一燥,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寓补,兼以燥湿。 附子理中丸,本方加附子;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沉寒痼冷,或脾肾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手足厥寒,呕吐泄利,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 [单选题]舌之两侧所候脏腑一般是
  • 正确答案 :C
  • 肝胆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湿淫证的特点
  • 正确答案 :C
  • 只能从寒化

  • 解析:六淫辨证——湿淫证 临床表现: 湿淫证以困重、闷胀、酸楚、腻浊、脉濡缓或细等为证候特点。 外湿——肢体困重、酸痛为主,或见皮肤湿疹、瘙痒,或有恶寒微热,病位偏重于体表 内湿——脘腹痞胀、纳呆、恶心、便稀等为主,病位多偏重于内脏

  • [单选题]目前中国人咯血的常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肺结核


  •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的络穴是
  • 正确答案 :C
  • 通里


  • [单选题]针灸治疗目赤肿痛的主穴是
  • 正确答案 :A
  • 合谷、太冲、风池、睛明、太阳

  • 解析:治法 清泻风热,消肿定痛。以手阳明、足厥阴、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

  • [单选题]位于腕背横纹上的三个腧穴,由尺侧至桡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A
  • 阳谷、阳池、阳溪


  • [单选题]足厥阴肝经联络器官( )
  • 正确答案 :E
  •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 [单选题]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功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天麻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超声波医学(中级)[代码:346] 病理学(中级)[代码:351]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 疼痛学(中级)[代码:358]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