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据《素问·平人气象论》,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是
  • 正确答案 :E
  • 妊子

  • 解析:妊子

  • [单选题]据《素问·异法方宜论》,地域不同,发病亦异。北方之域多
  • 正确答案 :D
  • 脏寒生满病


  • [单选题]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违背秋三月的养生之道,到冬天易生的病变
  • 正确答案 :C
  • 飧泄

  • 解析:飧泄,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 [单选题]栝蒌瞿麦丸主治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上燥下寒的小便不利

  • 解析:栝蒌瞿麦丸方中炮附子温肾化气,栝蒌根(天花粉)、山药(薯蓣)润燥生津;水停于内,泛溢周身,则用茯苓健脾渗利水饮;瞿麦渗湿利尿,导水于下。诸药配伍,共奏温阳利水,润燥止渴之效。如此则阳气宣通,水气下行,津液上润,故可治上燥下寒之小便不利。

  • [单选题]下列药物的用法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C
  • 雷丸入汤剂宜先煎

  • 解析:药物性质与剂量的关系;

  • [单选题]理中丸的君药是
  • 正确答案 :B
  • 干姜

  • 解析:理中丸的组方原理及加减化裁 本方证脾胃虚弱,寒气内生或外袭,寒气肆虐脾胃,脾虚不运,胃虚不降,以此而变生为脾胃虚寒病理病证。脾胃虚寒证。阳虚失血证。证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 方中干姜为君,人参为臣。君臣相配温中健脾。中虚寒湿,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燥湿健脾。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全方一温一补一燥,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寓补,兼以燥湿。 附子理中丸,本方加附子;功用:温阳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脾胃沉寒痼冷,或脾肾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手足厥寒,呕吐泄利,或霍乱吐利转筋等。

  • [单选题]桑螵蛸散与天王补心丹两方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远志、当归


  • [单选题]酸枣仁汤主治证候的病因病机是
  • 正确答案 :D
  • 肝血不足,虚热内扰


  • [单选题]按腧穴诊病,膻中诊断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单选题]发热微恶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黄,脉浮数。证属
  • 正确答案 :B
  • 温燥证

  • 解析:燥淫证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燥邪具有干燥,伤津耗液,损伤肺脏等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 凉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 温燥——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 [单选题]"溃疡病人格"最重要的特征是
  • 正确答案 :B
  • 易焦虑


  • [单选题]日常麻烦带来的苦恼所构成的应激称为
  • 正确答案 :A
  • 困扰


  • [单选题]有关阿是穴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只有一个穴位

  • 解析:阿是穴 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是
  • 正确答案 :B
  • 三间

  • 解析:三间 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足厥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位于
  • 正确答案 :A
  • 小腿内侧前缘

  • 解析:足厥阴肝经经脉循行: 1.足厥阴肝经从足大趾背毫毛处的大敦开始,向上沿着足背内侧,到内踝前1寸的中封,上沿小腿内侧,在离内踝8寸处交于足太阴脾经之后,再沿膝关节和大腿内侧中线上行,进入阴毛中,环绕阴器,到达小腹部,挟胃旁边,属肝,络胆,向上贯穿膈肌,分布在胁肋部,沿着喉咙的后边,上行到鼻咽部,联系目系(眼与脑相连的组织),上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 足厥阴肝经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经气由此处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足厥阴肝经循行.png] 2.足厥阴肝经联系脏腑: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二、主治概要: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 [单选题]用于针刺十宣、十二井穴的三棱针刺法是
  • 正确答案 :B
  • 点刺法

  • 解析:三棱针点刺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9]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公共卫生(中级)[代码:362]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