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呼吸困难,血气分析结果:pH7.122,PaCO265.9mmHg,PaO233.OmmHg,HCO-321mmol/L。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是()
  •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病

  • 解析: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喘息以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其诊断标准要求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以上,由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不具特异性,也无特异性的辅助检查手段,因此其诊断是排除性诊断,要求排除其他心、肺疾病(例如肺结核、尘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肺癌、肺脓肿、心功能不全等),故选E。

  • [单选题]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应()
  • 规则口服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 解析:哮喘急性发作期若为中度,应规则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或抗胆碱药物或口服长效β受体激动剂,若为重度发作,应持续雾化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并全身使用激素,故本题选B。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大叶性肺炎()
  • 属浆液性炎

  • 解析: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病变累及一个肺段以上肺组织,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炎症,受累肺组织坏死液化形成肺脓肿,当胸膜病变严重时可发展成纤维素性化脓性胸膜炎,甚至脓胸。故排除A、C、D、E。此题选B。

  • [单选题]肺癌出现下列哪项症状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
  • 胸腹部有广泛的皮下淋巴结转移


  • [单选题]上呼吸道不包括()
  • 气管


  • [单选题]原发性肺结核好发于()
  • 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 解析:原发性肺结核好发于在通气较好的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继发性肺结核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

  • [单选题]轻度支气管哮喘发作早期的血气变化为()
  • PaO2正常、PaCO降低

  • 解析:轻度支气管哮喘时,早期由于过度通气,PaCO降低,经代偿后PaO可维持正常;严重哮喘发作时可有缺氧,PaO降低,由于过度通气,PaCO降低―呼碱;重症支气管哮喘发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有缺氧和CO潴留,PaO降低、PaCO升高―呼酸。

  • [单选题]患者,女,48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天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则复治方案必须做到()
  • 保留异烟肼,再联合至少两种预计敏感药物

  • 解析:患者既往结核病史,此次咳嗽,咯血,胸片为尖后段密度不均影且高密度灶见钙化,且有肺结核接触式,考虑结核复发,痰培养分枝杆菌检查可以确诊。如果痰菌阴性,不除外肿瘤。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应选择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合分枝杆菌均有杀菌作用的异烟肼再联合至少两种敏感药物。本题难度较大。支气管扩张的其他表现为气道壁增厚,主要由支气管周围的炎症所致。由于受累肺实质通气不足、萎陷,扩张的气道往往聚拢,纵切面可显示为“双轨征”,横切面显示“环形阴影”(B)。鼠尾征指支气管肺癌沿支气管的纵轴浸润蔓延,使支气管呈尾巴状狭窄且不规则的缺损。在影像学表现下呈鼠尾巴改变的现象(A)。树芽征是HRCT上细支气管周围炎,小叶中央支气管及其远端气道扩张、黏液嵌塞,在不同的截面组合在一起,形似“春天发芽”的征象。最初用于描述肺结核并支气管播散,但也见于其他疾病,最经典的是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满肺的树芽征作为诊断依据之一(C)。残根征指肺动脉高压时,肺动脉段扩张明显,外周动脉纤细,对比强烈,也叫肺门截断征(D)。蜂窝肺综合征指肺内有很多肉眼可见的小囊肿样结构,其直径一般不超过10mm,均匀地分布于肺内(E)。氨茶碱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抑制cAMP代谢为5’-AMP,而使体内的cAMP水平升高,起到扩张支气管作用。

  • [多选题]气体交换不足时往往表现为缺O2明显而CO2潴留却不明显,这是因为()
  • CO2的溶解度大于O2的溶解度

    CO2的扩散速度快于O2的扩散速度

    CO2分压差下降的速度比O2的慢


  • 推荐下载科目: 蛛网膜下腔出血题库 急性脑血管病题库 人群健康研究的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题库 泌尿系统疾病题库 小儿腹泻病题库 劳损性疾病题库 常见的骨折题库 运动系统题库 精神、神经系统综合复习题题库 妊娠合并症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