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财产权

题目:某校规定,平常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教室,一旦发现,将立即没收并予以统一销毁。该规定侵犯的学生权利是( )。

解析: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学生龄虽小,但任何人不得随意剥夺、侵犯其权利。题目中学校没收并销毁手机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军军的英语成绩比较差,每次考试都不及格,这次考试及格了。军军本以为老师会表扬他,没想到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他:"你这次考得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老师的这种做法忽视的是( )。
  • 学生的发展性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题目中,英语老师因为军军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就质疑及格了的军军是抄来的,没有意识到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故选择D。

  • [单选题]在教育对象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主张的是( )。
  • 孔子

  •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书中,以"仁"为核心的最高道德标准: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是"庶"与"富";继承西周六艺教育传统,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因材施教,"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全面教育原则,"有教无类";巩固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教学过程,"学一思一行"。故选择A。B选项,"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日:"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C选项,苟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性趋向于邪恶,人们善良的行为是后天作为的结果。"化性而起伪",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D选项,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

  • [单选题]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 )。
  • 自我控制

  • 解析: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的内控系统或自控系统,具有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其作用是对人格的各种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其中,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后环节。自我控制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激励、自我教育等成分。故选择D。

  • [多选题]德育过程必须遵循知、情、意、行的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
  • 解析: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