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D
资本溢价 股本溢价 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题目:下列各项,属于资本公积的有( )。
解析: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甲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并按应收款项年末余额的5%计提坏账准备。2014年1月1日,甲企业应收款项余额为3000000元,坏账准备余额为150000元,2014年甲企业发生如下相关业务:
(1)销售商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00元,增值税为850000元,货款尚未收到。(2)因某客户破产,该客户所欠货款10000元不能收回,确认为坏账损失。(3)收回上年度已转销为坏账损失的应收账款8000元并存入银行。(4)收到某客户以前所欠的货款4000000元并存入银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度"坏账准备"科目余额为( )元。
242000
解析:1.确认坏账损失的会计分录为:
借:坏账准备 10000
贷:应收账款 10000
3.2014年度"坏账准备"科目余额=(3000000+5850000-10000+8000-8000-4000000)×5%=242000(元)
4.2014年年末应计提的坏账准备=242000-150000=92000(元)
[单选题]甲企业2010年年末,"实收资本"科目贷方余额1000万元,"资本公积"科目贷方余额1600万元,"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方余额为60万元,"盈余公积"科目贷方余额720万元,其中法定盈余公积为520万元,任意盈余公积为200万元。甲企业2010~2013年发生以下与所有者权益相关的经济业务:
(1)2011年度发生净亏损160万元,甲企业权力机构决定用任意盈余公积弥补亏损40万元。
(2)2012年度实现净利润260万元,按10%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30万元,其中60万元用任意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
(3)2013年度甲企业实现净利润160万元,分别按10%和5%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不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同时将200万元资本公积和100万元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转增资本,已办妥增资手续。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年末甲企业的任意盈余公积为( )。
贷方余额108万元
解析:1.2011年年末未分配利润=60-160+40=-60(万元)。应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0
贷:本年利润 160
借: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40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40
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 4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0
2.2012年年末未分配利润=-60+260-190=10(万元)。
应编制会计分录为:
借:本年利润 2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60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60-60)×10%]2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170
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60
贷:应付股利 23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9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
--应付现金股利 170
借:本年利润 16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60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8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6
--任意盈余公积 8
借:资本公积 200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0
贷:实收资本 3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4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6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8
3.2013年年末甲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贷方余额=520+20+16-100=456(万元)。
4.2013年年末甲企业任意盈余公积的贷方余额=200-40-60+8=108(万元)。
5.2013年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贷方余额=10+160-24=146(万元)。
6.2013年年末甲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1000+300)+(1600-200)+(456+108)+146=3410(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事项中,会计上和税法上核算不一致,需要进行纳税调整的有( )。
行政性罚款支出
国债利息收入
解析:本题考核需要纳税调整的事项。按照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不需要纳税,因国债利息收入已计入税前会计利润,因此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减。行政性罚款支出税法不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属于调整增加的项目。选项C、D都属于应纳所得税的项目,已经计入了利润总额,不需要再进行纳税调整。
[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是( )。
对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决定不服的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的范围。根据规定,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的,依法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能申请行政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