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第十交响曲--江雪》
题目:朱践耳创作的交响乐作品中,采用故事吟唱、古琴演奏与交响乐队合作表现的作品是( )。
解析: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是为录音带(吟唱与古琴)和交响乐队而作的。A项《泪罗沉流》是江文也创作的交响诗;B项《第一交响曲》是朱践耳第一部比较成功的作品;《第六交响曲--3Y》同样是朱践耳的交响曲作品,与《江雪》类似,是为录音带和交响乐队而作的。故本题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班级规模越大,老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往往就越低。( )
解析:班级规模过大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课堂出现较多的纪律问题,因此教师的态度、学生的态度和课堂处理的得分就越低。
[单选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形象记忆
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就是对感知过的声音形象的记忆。
[单选题]每次上新课前,老师都会预设问题激发学习,并让学生预习,这符合桑代克"学习定律"中的( )。
准备律
解析:桑代克的"试误说"有三个重要的学习定律,分别是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题干中提前预习,符合准备律的特点。
[单选题]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哪一本( )。
《论语》
解析: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他很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此外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等。故选择B。A项,《学记》相传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常考内容包括"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阐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学不躐等"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等。C项,《小戴礼记》亦称《小戴记》,即《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D项,《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后裔子思,后经秦代学者修改整理。
[多选题]案例:
张老师对音乐教学工作非常认真,备一节课需要花费三四天时间,教案内容丰富,教学过程完整;但她上课时总是无法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们都在说"太没意思了""我不需要这个,因为根本用不到的""我都听不懂的",张老师也觉得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问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分析张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分)。
[单选题]"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指( )。
迁移
解析: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故选择B。A项,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D选项,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多选题]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点评。
【课题名称】《丰收时节》
【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欣赏《丰收时节》及综合创编
【主要目标】
1.学习维吾尔族基本舞蹈动作,感受"赛乃姆"节奏。
2.通过欣赏、创编、表演等实践活动,围绕"丰收时节"主题,尝试创作和表演,体会舞台表现的综合性特征。
(其他目标略)
【学时】1
【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阶段(略)
二、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作品赏析--天山脚下的《丰收时节》
(1)学习与感受维吾尔族舞蹈特色
师:示范维吾尔族舞蹈片段。
师问: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老师的动作在表现什么?心情如何?
(师生交流)
生:尝试模仿"摘葡萄"舞蹈动作。
师问:你们的动作与老师刚才的动作有何不同?
(师生交流)
师:指导学习"摘葡萄"舞蹈动作。
(手部动作、脚步动作、方位)
生:舞蹈实践,感受"赛乃姆"及其典型节奏。
(2)欣赏舞蹈视频《丰收时节》
师问:作品运用了哪些舞蹈动作、哪些舞台表现手法来展现收获的喜悦?
(板书:舞蹈动作、舞蹈队形、舞蹈形式、道具、布景、灯光)
师生交流舞台表现形式对"收获"这一舞蹈主题的塑造作用。
2.创编与实践--《收获时节》
师:出示创编主题"收获时节",布置创编分组及要求。
(舞蹈组、配乐组、灯光组、布景组、摄影摄像组)
生:分组实施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生:创作展示,各组共同表演《收获时节》。
三、小结(后略)
[单选题]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这是发散思维的( )。
变通性
解析: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灵活性)、独创性(独特性)的特点,题干所述为其变通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