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日‘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宋史》)文中的“……”应为()。
正确答案 :D
三司
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的该机构主管国家赋税,“通管盐铁、度支、户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三司的职责,故选D项。
[单选题]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建议弘文馆直学士刘袆之、著作郎元万顷等以文词召为翰林院待诏,入禁中撰书,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因常于皇宫北门进殿,故时称北门学士。由此可见,北门学士实际上是()。
正确答案 :D
分割了三省长官的权力
解析:从题干看,北门学士表面是“入禁中撰书”。实际是“时奉诏草制,密令参决,参与机要”。结合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职能和特点,可以判断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答案为D项。
[单选题]《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人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稍(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正确答案 :B
②③
[单选题]马克思在1862年指出:“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著名的历史学家苏双碧指出:“洪秀全则在建都南京之后,仍然依赖拜上帝教,教权就成了争权夺利的工具。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秀清代天父下凡,援救了革命,洪秀全只好加以承认。由于王权和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又高于王权,而神权又落在大臣杨秀清手中,这就必然造成洪秀全和杨秀清的矛盾,而这两人的矛盾又必然要延伸到其他大臣之中。”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和苏双碧()。
正确答案 :C
认识到了中国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起义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单选题]周恩来1958年在青岛民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中国适宜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适宜于建立也无法建立民族共和国。历史发展没有给我们造成这样的条件,我们就不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这一论述()。
正确答案 :C
旨在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合理性
解析:从周恩来的谈话中可以看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的。其余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加以排除。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