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一单层平面框架(见下图),由屋顶永久荷载标准值产生的D点柱顶弯矩标准值MDgk=50kN·m。

解析: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3条,可变荷载效应及永久荷载效应下的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计算如下:当为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2×50+1.4×30=102kN·m;当为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35×50+1.4×0.7×30=96.9kN·m;102kN·m;故该效应组合由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即M=102kN·m。2.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3.2.3条,荷载效应组合设计值分别为:①当按屋顶均布活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风荷载的组合值系数ψ=0.6):M=1.2×50+1.4×30+1.4×0.6×25=123kN·m;②当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屋顶均布活荷载的组合值系ψ=0.7):M=1.2×50+1.4×25+1.4×0.7×30=124.4kN·m;③当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时:M=1.35×50+1.4×0.7×30+1.4×0.6×25=117.9kN·m;上述三式计算比较得到:应按风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确定D点弯矩设计值M,即M=124.4kN·m。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布置的一些观点,其中何项无不妥之处?()[2008年真题]
  • 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非地震区抗风设计时,则可根据备主轴风力大小布置,使结构满足承载力和位移要求

  • 解析:A项,根据旧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8.1.2条条文说明,剪力墙应适量,刚柔并济;C项,根据第8.1.8条,纵向剪力墙不宜集中布置在房屋的两尽端;D项,根据旧版规范第8.1.3条条文说明,非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数量和布置,应使结构满足承载力和位移要求。

  • [单选题]某一建于非地震区的3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如下图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高度为10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基本风压为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

  • [单选题]在一展览馆的楼面上,有一静止的展品及其墩座,其自重的标准值共为30kN;墩座经厚50mm的垫层坐落在板跨为3m(单向板)、板厚为150mm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该展品的四周无其他展品的展览区(见下图)。墩座平面l--板跨;bcx、bcy--分别为平行、垂直于板跨的荷载作用面的计算宽度;b--局部分布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题库 砌体结构与木结构题库 地基与基础题库 钢结构题库 钢筋混凝土结构题库 二级结构工程师总则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