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患者,女性,8岁,常规注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3天后出现双眼红、眼痛、流泪、发热,在当地医院用头孢类药物及对乙酰氨基酚治疗,次日出现双眼红肿,面部躯干红斑丘疹水泡,予地塞米松及能量合剂支持等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双眼及口唇肿痛,分泌物多,视力逐渐下降,且皮疹蔓延至全身。眼科检查:视力OD0.6,OS光感,右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6mm,外侧约3mm,上下睑间粘连处呈淡红色膜状,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弥漫点状缺损,基质层散在小片白色混浊,前房深度正常,房水清,瞳孔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睑轻度红肿;皮肤粗糙,内外眦部上下睑粘连,粘连范围内侧约7mm,外侧约5mm,上睑结膜与角膜粘连,遮盖近4/5角膜,余角膜混浊,眼内结构窥不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临床上怀疑棘阿米巴角膜溃疡,进行角膜刮片培养后,应选择的培养基是()
大肠杆菌培养基
解析:实验室病原体培养是确诊感染性角膜溃疡的重要检查技术,棘阿米巴培养需使用特殊的大肠杆菌覆盖的非营养性琼脂培养基,30~37℃培养3~4天即可见棘阿米巴生长,应培养4~6周,培养阳性时可镜检。而其他选项中的血琼脂培养基、巧克力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和Sabouraud培养基等均为真菌培养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E。
[单选题]关于前巩膜炎的临床表现,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病变区不会形成巩膜葡萄肿
解析:此题考查对前巩膜炎临床表现的理解。前巩膜炎常与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临床表现为巩膜呈弥漫性或局限性的紫红色结节隆起,伴有明显的疼痛,可伴有前葡萄膜炎,病变区可形成巩膜葡萄肿。因此不正确的应为D。
[单选题]患者,女性,22岁,右眼连续戴角膜接触镜2周,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11天。眼部检查:右眼视力F.C./30mm,眼睑红肿(+++),睑痉挛(+++),混合充血(+++),角膜中央部见7mm×7mm环形浸润,角膜后弹力层皱折和2mm黄白色前房积脓。为明确诊断,下述哪项检查最有意义()
病灶刮片镜检、培养或组织活检
解析:戴角膜接触镜后发生的角膜炎可以是细菌性、真菌性、棘阿米巴性等不同类型角膜炎。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尚不足对病因作出诊断。考生应当掌握,直接检测病原体,是感染性角膜炎病因诊断的最有力依据。因此,正确答案为A。其他备选答案要么不准确,要么与病因诊断无关,都是干扰答案。
[单选题]板层角膜移植的禁忌证()
角膜穿通伤
解析:板层角膜移植适用于未损伤后强性层的病变。
[单选题]与胆固醇沉积有关的角膜病变()
中央结晶状角膜营养不良
[多选题]表层巩膜炎的典型特征是()
症状开始后一天到高峰,2到3周内恢复
无痛性眼红,视力一般不受影响
表层巩膜炎不会对眼组织造成长期的损害
女性多见,可呈周期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