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错误,作为教师应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成才"的观点

题目:两位老师在办公室闲谈,甲老师说:"我们班的李明特别聪明,懂得很多知识,真不愧是工程师的儿子。"乙老师说:"我班的李刚什么都不会,怎么教都学不好,没办法,父母都是小学文化。"甲老师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嘛,就是这个理儿。"两位老师的说法( )。

解析:这两位老师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排除A、B。C选项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C。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公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有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遗传物质等。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因素各有区别,都应该关注他们的发展。两位老师的谈话以"遗传决定论"的论调,忽视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没有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成才"的理念,故选择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A.正确B.错误
  • 解析:奥苏伯尔是与布鲁纳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他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因此,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奥苏伯尔。

  • [单选题]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
  • 活动和交往

  • 解析: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实施传道和受教育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因此,德育过程的基础是活动和交往。故选择A。B项,自我教育法又称品德修养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C项,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D项,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师职业道德内化。

  • [单选题]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使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之理,这是( )的内容之一。
  • 劳动教育

  • 解析: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生认识劳动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分,掌握各种基本劳动技能,养成积极探索、勤于动手的习惯,要求具有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素养。故选择C。

  • [多选题]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体现了组织班级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
  • 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组织班级活动的目的性原则,即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发展,在于促进班集体奋斗目标的实现。

  • [单选题]某老师经常关注"学生喜欢我吗?""同事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等问题,反映出其成长处于( )。
  • 关注生存阶段

  • 解析: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古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造成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 [单选题]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
  • 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 解析: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过程中。题干中,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的表现。

  • [单选题]初中生晓东放学后在校外玩耍时不慎摔伤。对此事故,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 )。
  • 晓东及其监护人

  •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所以承担责任的主体应是晓东及其监护人。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