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溶血性输血反应
题目:输血后产生的HLA-I类细胞毒抗体不能产生下列哪种作用()。
解析: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多是由天然抗体抗A、抗B引起的,而同种异型抗体多引起迟发型溶血性输血反应,自身抗体是导致患者红细胞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其对输入性红细胞破坏的程度与自身细胞类似。HLA-Ⅰ类抗原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异种输血产生的HLA-Ⅰ不但是再次输血性发热反应与血小板无效输注的主要原因,而且如接受的移植物也是相同抗原时,可导致超急性或急性排斥反应。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输血和HLA配型与移植成活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移植前输血10次以上、HLA配型相合与否和移植。肾成活率无关
解析:血有核细胞表面的HLA分子可以诱导产生HLA抗体,当反复大量输血时,受者体内可以产生多种HLA抗体,HLA配型相合与否和移植肾成活率无关,未输血患者中HLA配型与移植成活相关。
[单选题]转换式采血法一次性术前可以采集皿量()。
1600mL
[单选题]有关自身输血定义错误的是()。
回收手术视野或创伤区有轻度污染的血液
[单选题]右旋糖酐的适应证错误的是()。
出血性疾病
解析:出血性疾病是右旋糖酐使用的禁忌证,因其可以抑制血小板功能使出血时间延长,抑制手术或创伤所致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力的增加,也可减少血小板第3因子的释放。
[单选题]某患者血型为AB型,Rh(+),车祸当天应急输注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20U,第二天仍需要输血,应该选择()。
Rh(+)O型红细胞
[单选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血型变化规律错误的是()。
受者的血清凝集素终生携带
解析:患者既往产生的血清凝集素在移植后减少,至移植后4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全消失。
[单选题]某产妇,体重50kg,前置胎盘,分娩时失血2000mL,在输注晶体液、胶体液、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前提下,应补充冷沉淀()。
30~50IU/kg
解析:该患者的总血容量为50kg× 8%=4kg=4000mL。分娩时失血2000mL,失血量大于血容量的40%,应补充冷沉淀30~50IU/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