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唇部

题目:颜面部疖痈最常发生于()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 解析:本题考点为颞颌关节紊乱病。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表现主要是关节弹响史,继而间断性绞锁史,进一步发展弹响消失而张口受服,开口时下颌向患侧偏,被动开口检查时,开口度不能增大。故诊断此病错误是下颌偏向健侧。翼外肌起于蝶骨大翼下面及翼外板外面,肌束向后外,下头止于髁突,上头止于关节盘,一侧收缩下颌向健侧偏,双侧收缩使下颌前伸并有降下颌作用。当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时,翼外肌功能受影响故患侧翼外肌不能行使功能,下颌向患侧偏。

  • [单选题]女,23岁。左下颌智齿拔除后3h,仍出血不止,否认既往全身疾病史。可能的出血原因不包括()
  • 拔牙创感染后出血

  • 解析:拔牙后出血常为局部因素或护理不当引起,常见的局部因素有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软组织撕裂、牙槽骨骨折、牙槽内小血管破裂,较大知名血管破裂。廊块因保护不良而脱落,也会引起出血。所以A、B、D、E是可能出斑原因。拔牙创感染在3h内不会引起出血症状,所以C不是,选C。考点:拔牙后并发症

  • [单选题]某患者,45岁。右耳垂下肿物5年。生长缓慢,无痛。检查肿物以耳垂为中心。界限清楚。活动,呈椭圆形,表面呈结节状,硬度中等。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右侧腮腺()
  • 混合瘤

  • 解析:腺淋巴瘤又称Warthin瘤,多见于男性。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肿块有时大时小消长史,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很少有结节,质地较软,有弹性感,因此B错误。血管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因此C错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不可能是恶性肿瘤,也不是炎症,因此D、E错误。混合瘤又称多形性腺瘤,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肿瘤呈球状或椭圆形,表面结节状,质中等硬度,周界清楚,因此A正确。考点:腮腺肿块鉴别诊断

  • [单选题]女,20岁。近半年来出现右侧颞下颌关节弹响(开口末。闭口初)。开口度5.0cm。关节造影见关节囊扩张,最可能的诊断是()
  • 髁突,关节盘相对移位

  • 解析:关节盘前移位临床表现为开口度过大,超过40mm以上。在大张口过程中有一个越过关节结节的跳跃同时产生重击声的弹响或称为钝响,并出现短暂的下颌运动停顿。这种弹响是关节盘髁突复合体越过关节结节,髁突横嵴越过关节盘前带所产生的。快速运动时弹响明显,弹响多发生在开口末、闭口初。与此患者的描述相符,所以此题C正确。考点:关节盘前移位诊断

  • [单选题]患侧下颌升支后缘内侧皮肤肿胀并有深压痛的是()
  • 翼颌间隙感染

  • 解析:试题难度:1.中;2.难;3.中;此3题虽为专业知识记忆题,但也要求考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融会贯通。题1:如能记忆清楚当然最好,如没记住则可通过分析理解,运用解剖的知识推断也应该是咬肌间隙。题2:最易引起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的间隙感染应该是咬肌间隙和翼颌间隙,因为二者均以下颌升支和较厚的升颌肌肉为界,炎症不易扩散至其他间隙。临床上咬肌间隙感染明显多于翼颌间隙,所以最易致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的应该是咬肌间隙感染。注意这里有个"最"字应该引起注意。下颌下间隙不与下颌骨相邻,不会导致下颌骨边缘性骨髓炎。题3:与题7相似,可通过对解剖位置的分析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解剖位置加上疼痛的深在,很容易知道是翼下颌间隙。

  • [单选题]根尖肉芽肿的X线表现为()
  • 根尖周骨质有破坏,但边界清楚


  • [单选题]男,50岁。因交通事故造成面中份创伤,有短暂昏迷史,临床检查:面中1/3凹陷,咬合错乱,影像学检查符合上颌骨LeFortⅢ型骨折

  • [单选题]某男,2岁,左侧完全性腭裂拟行腭裂修复术。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正畸题库 口腔科感染题库 牙周病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科急诊题库 口腔病理学题库 口腔黏膜病题库 口腔颌面影像题库 口腔颌面外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