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主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题目: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不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解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体征:①视诊: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部分重度关闭不全者颈动脉搏动明显,并可随心搏出现点头运动。②触诊:心尖搏动移向左下,呈抬举样搏动,有水冲脉及毛细血管搏动征等。③叩诊:心界向左下增大而心腰不大,因而心浊音界轮廓似靴形。④听诊:瓣膜活动很差或反流严重时主动脉瓣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使心室充盈过度和二尖瓣位置较高,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叹气样、递减型、舒张期杂音,向胸骨左下方和心尖区传导,前倾坐位最易听清。故本题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正常血清的总胆红素含量为()。
1.7~17.1μmol/L
解析:黄疸是指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使皮肤、黏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正常血清总胆红素为1.7~17.1μmol/L。胆红素在17.1~34.2μmol/L,临床不易察觉,称为隐性黄疸,超过34.2μmol/L时出现临床可见黄疸。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临床上检查意识状态的方法一般多用()。
问诊
解析: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即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多采用问诊的办法,即通过交谈了解患者的思维、反应、情感、计算及定向力等方面的情况。对较为严重者,尚应进行痛觉试验、瞳孔反射等检查,以确定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故本题选A。
[单选题]视诊能观察到患者的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全身或局部的体征,除了()。
肝脏肿大
解析:视诊是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视诊可用于全身一般状态和许多体征的检查,如年龄段、发育、营养、意识状态、面容、表情、体位、姿势、步态等。局部视诊可了解病人身体各部分的改变,如皮肤、黏膜、眼、耳、鼻、口、舌、头颈、胸廓、腹形、肌肉、骨骼、关节外形等。特殊部位的视诊需借助于某些仪器,如耳镜、鼻镜、检眼镜及内镜等进行检查,而肝脏肿大是触诊和叩诊的内容。故本题选C。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可出现腮腺管开口处黏膜红肿,其部位在()。
上颌第2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
解析: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常腮腺体薄而软,触诊时摸不出腺体轮廓。腮腺肿大时可见到以耳垂为中心的隆起,并可触及边缘不明显的包块。腮腺导管位于颧骨下’1.5cm处,横过咀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上颌第2臼齿(磨牙)对应的颊黏膜。故本题选A。
[单选题]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特有体征是()。
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解析:二尖瓣狭窄的听诊:①局限于心尖区的低调、隆隆样、舒张中晚期递增型杂音,左侧卧位时更明显,这是二尖瓣狭窄最重要而又特征性的体征。窦性心律时,由于舒张晚期心房收缩促使血流加速,杂音于此期加强;心房颤动时,舒张晚期杂音可不明显。②心尖区S1亢进,为本病听诊之第二个特征。③部分患者于心尖区内侧可闻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开瓣音),提示瓣膜弹性及活动度尚好。故本题选B。
[单选题]下列脊椎病变,除哪项外,脊椎叩痛常为阳性()。
骨质增生
解析:医师将左手掌置于患者头部,右手半握拳以小鱼际肌部位叩击左手背,了解患者脊柱各部位有无疼痛。叩击痛阳性见于脊柱结核、脊椎骨折及椎间盘突出等。叩击痛的部位多为病变部位。如有颈椎病或颈椎间盘脱出症,间接叩诊时可出现上肢的放射性疼痛。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性腹痛的常见病因()。
结核性腹膜炎
解析:【考点】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急性腹痛又称急腹症,常见原因:①急性腹膜炎,如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及阑尾炎穿孔;②腹腔脏器急性炎症,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③空腔脏器的梗阻或扩张,如肠梗阻等;④腹腔内脏器扭转或破裂,如异位妊娠破裂、肠扭转、卵巢扭转等;⑤腹腔内血管阻塞,如缺血性肠病、脾栓塞;⑥腹壁疼痛,如腹壁挫伤、脓肿等;⑦中毒与代谢障碍,如铅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紫质病等;⑧胸部疾病的牵扯痛,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肺梗死、肺炎等。而结核性腹膜炎是慢性腹痛的原因,因此答案是A。
[单选题]关于体温,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妇女在月经期体温会轻度升高
解析:【考点】体温的变化。正常人体温可因测量方法不同而异,口测法(舌下温度)正常值为36.3~37.2℃。腋测法为36~37℃,肛测法为36.5~37.7℃。正常人一天之中体温波动不超1℃,下午体温略高于早晨,剧烈运动或进餐也可使体温轻度升高,妇女在月经前(不是月经期)及妊娠期体温会轻度升高,老年人因代谢率低,其体温低于青少年。病理情况下,体温升高称发热,各种病原体会引起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以外的原因会引起非感染性发热,后者常见于: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如心肌梗死等;②抗原-抗体反应如风湿热、结缔组织病等;③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脱水等;④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如安眠药中毒导致的中枢性发热等;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此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