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潜伏期

题目:被狂犬咬伤严重或者接近头部者,必须在72小时内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这主要是下面哪一个因素决定的()

解析:狂犬病疫苗只有在潜伏期注射才有效,咬伤越严重、部位越接近头部,潜伏期越短。故答案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估计相对危险度的指标常采用()
  • OR


  • [单选题]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是指()
  • 在人群中变换宿主的过程


  • [单选题]下列哪种是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 破伤风抗毒素


  •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确定观察终止时间是根据()
  • 暴露因素作用于人体至产生疾病结局的一般潜隐期


  • [单选题]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发现下列哪种传染病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互相通报()
  • 流行性感冒

  • 解析:我国国境检疫监测传染病包括疟疾、流行性感冒、脊髓灰质炎、流行性斑疹伤寒、回归热、登革热和艾滋病。本题答案选D。

  • [单选题]开展一级预防时常采取的双向策略是指()
  • 将降低整个人群暴露于危险因素的平均水平的普遍预防和消除高危个体的特殊暴露的重点预防结合起来

  • 解析:开展一级预防常用的双向策略是将全人群与高危人群策略相结合,通过健康促进降低整个人群对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通过健康保护消除具有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的特殊暴露。所以,答案选A。

  • [单选题]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 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 解析:特异性IgM抗体检测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病程第3日即可检出,两周达高峰,可做早期诊断。血凝抑制试验利用被乙型脑炎单克隆抗体致敏羊红细胞进行检测,第二周效价达高峰,常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血清中和试验检测中和抗体,该抗体出现较迟,可持续10余年,仅用于检测人群免疫水平的流行病学调查;补体结合试验检测乙型脑炎特异性IgG抗体,病程第3~4周抗体才明显升高,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呈4倍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故不用作早期诊断,只能做回顾性诊断。故答案选D。

  • [单选题]病例对照研究中,样本大小取决于()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与队列研究相比,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某病可疑因素作用的主要缺点是()
  • 在确定可疑因素有或无时可能存在偏倚


  •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卫生法学题库 卫生经济学题库 教学设计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管理题库 卫生管理综合练习题库 初级中学音乐(综合练习)题库 医院管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