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题目:牟老师只允许成绩好的学生参加考试,成绩差的学生不准其参加,这种做法( )。
解析: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简称"参加教育教学权"。牟老师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一一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普遍与特殊
解析: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制定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各自学校学生的特点。
[多选题]材料:
上课铃响,某班主任准备上课,发现班里几个在课间踢足球的学生衣冠不整的跑进来。当众大声斥责到:"XX,你是体育委员,这头带的很好,请欣赏一下尊荣,那德行!"不料,学生不服气的嘀咕了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什么叫那德行?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应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了保住面子,老师放慢语速,加重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的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同学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问题:谈谈你的认识,并对该班主任提出事后处理的建议。(18分)
[单选题]从鸭绿江到曾母暗沙,在我国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上,有一支“蓝色”的队伍一直在默默守候着她。中国海监,就是这样一支履行这神圣使命的海上综合执法队伍。中国海监的巡航体现了( )。
我国坚决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析:中国海监在我国国土上执法守候,是对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维护的是我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不是承担国际责任,故A项不合题意,D项正确,当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故B项表述错误,排除;中国海监船巡航,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与当今时代主题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不合题意,舍去。
[单选题]转基因技术研究体现了科学的使命--求真;而转基因试验的伦理审查是确保受试者各项权益的必要环节,体现科学的目标--求善。二者的关系启示我们( )。
求真与求善体现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统一
解析:材料对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体现了求真与求善的统一,A项正确,当选;转基因人体试验引起轩然大波,体现了求真定会做到求善,而不是求真决定求善,指导求善,B项错误,舍去;价值判断与选择的最高标准是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C项错误,排除;科学试验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D项也不对,排除。
[单选题]"一滴水,尚思源;一粒米,报涌泉"。近几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这些公益广告( )。
①体现了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结合
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③有助于构建先进文化,抵制落后文化
④说明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①③
解析:近几年,主流媒体推出系列公益广告将传统民谣、蔚县剪纸、杨柳青年画等中国元素注入其中,体现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①正确;这些公益广告发挥了积极作用,抵制落后文化,③正确;公益广告注重的是社会效益,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是社会实践,④说法错误。
[多选题]材料:
初一新生刚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采取了下列措施:
1. 建立家长微信群。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 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一种温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募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讲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 “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
请结合材料,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单选题]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
品德评价法
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采用的表扬与批评、奖励与处分的方式是对学生品德进行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属于品德评价法。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