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10cm

题目:1~2岁幼儿1年中身高约增长()

解析:1岁时身长约75cm;第二年身长增长速度减慢,约10cm左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重度营养不良突然死亡原因最可能是由于()
  • 自发性低血糖

  •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在全面记忆掌握营养不良的病理性改变基础上,结合学生以往的病理生理基础判断何种病因可致突然死亡。该题错误率甚高,达60%,因所供答案几乎都可致死。按错答比例高低依次为心肌变性,心功能不全,低钾血症和免疫功能低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营养不良的病理性改变主要是代谢异常和全身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低下。对此题判题中需注意的是题干的两个限定词:①重度(营养不良);②突然(死亡)。答案A、B、D均属代谢异常,但它们对机体影响的严重性不同。低钾血症虽可因心律紊乱而致死,但突然死亡一般是急性发生的低钾血症。营养不良的低钾是整个细胞质低渗状态的表现之一,是渐进性发生的,较少发生因急性低钾引发心肌膜电位的急骤改变而致突发严重心律紊乱甚至心搏骤停。低钙血症除非引起喉痉挛时可致死,但也需有(气道梗阻)一个缺氧致死过程,而并不会"突然"死亡。低血糖涉及全身供能匮乏,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脑供能90%来自葡萄糖,脑的葡萄糖完全来自血循环,即使正常人,脑内的糖原贮存量亦极低,当血供阻断或血糖极低时其贮存量只能支持脑代谢3~5分钟。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本身贮存的糖原几已耗竭,外源供给不及时或不均匀时可发生严重自发性低血糖而"引起昏迷甚至猝死",这也是教科书在本节各病理生理改变中唯一直接、明确提及的猝死原因。心肌变性、心功能不全是慢性过程而非指急性心功能不全,不是猝死原因。免疫功能低下使严重感染,按病理过程也不可能"突然"死亡,因此此题是需在记忆基础上运用病理生理学基本知识判断,但审题中注意关键词前的限定性定语也很重要。

  • [单选题]6个月男婴,周围血WBC10×109/L,N0.55,10.43,M0.02.以下哪个结论是对的()
  • 总数正常,分类不正常

  • 解析:这是一道记忆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儿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综合知识,错答率达20%,主要错选答案为B。初生儿白细胞总数(15~20)×109/L,以后呈下降趋势,1岁前白细胞总数在10×109/L左右,8岁后接近成人水平。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亦出现变化,有两个转折点,生后4~6天前和4~6岁后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4~6天和4~6岁之间以淋巴细胞占优。此患儿总数正常但中性和淋巴细胞比例几乎相等,显示比例与年龄不符。

  • [单选题]女婴,8个月,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每日应为()
  • A.230kJ/kg(55kcal/kg)B.300kJ/kg(70kcal/kg)C.340kJ/kg(80kcal/kg)D.375kJ/kg(90kcal/kg)E.420U/kg(100kcal/kg)

  • 解析:中度营养不良供给的热量为165~230KJ。

  • [单选题]川崎病的治疗,除外:()
  • 主张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抗感染


  • [单选题]小儿腹泻时口服补液盐(ORS液)的电解质渗透压是含钠液的()
  • 2/3张

  • 解析:口服补液盐电解质的渗透压为220mmol/L(2/3张),总渗透压为310mmol。

  •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主要杂音是()
  • 解析:室间隔缺损:胸骨左缘第四肋间可闻及Ⅲ~Ⅳ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向四周广泛传导,可扪及收缩期震颤。

  • [单选题]营养不良小儿常并发各种维生素缺乏,其中最常见缺乏是()
  • 维生素A

  • 解析: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有时也有维生素B、C、D的不足。

  • [单选题]男孩,1岁半。单纯母奶喂养。长期腹泻入院。查体:虚胖,毛发稀黄,面色苍白,表情呆滞,肝、脾轻度大。化验:血红蛋白85g/L,红细胞2.2×11012/L,红细胞平均容积(MCV)105fl,中性粒细胞多分叶,血清铁14μmol/L(80μg/dl)。最可能的诊断是(2010)()
  •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 解析:维生素B12和叶酸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2岁者占96%以上,起病缓慢:(1)一般表现:多呈虚胖,或伴轻度水肿,毛发稀疏发黄,严重病例可有皮肤出血点或瘀斑。(2)贫血表现:轻度或中度贫血者占大多数。患儿面色苍黄,疲乏无力。常伴有肝、脾大。(3)精神神经症状:患儿可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等症状。维生素B:缺乏者还可出现表情呆滞、嗜睡,对外界反应迟钝,少哭不笑,智力发育、动作发育落后,甚至退步。此外,还常出现肢体、躯干、头部和全身震颤,甚至抽搐、感觉异常、共济失调、踝阵挛及巴宾斯基征阳性等。(4)消化系统症状:常有食欲不振、腹泻、呕吐和舌炎等。(5)血象:呈大细胞性贫血,MCV>94fl,MCH>32pg。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胞体直径和厚度较正常为大和中央淡染区不明显的大红细胞多见;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易见;可见到巨幼变的有核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计数常减少,中性粒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常减低。中性粒细胞变大并有分叶过多现象,可见到5%以上的中性粒细胞有5个以上的核分叶。这种分叶过多现象可出现在骨髓尚未出现巨幼红细胞之前,因此有早期诊断的意义。此外,还可见到巨大晚幼、巨大带状核中性粒细胞。(6)骨髓象: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红细胞系统增生为主,粒:红比值常倒置,各期幼红细胞均出现巨幼变,表现为胞体变大、核染色质粗松,副染色质明显,显示细胞核的发育落后。可见到大的并有胞浆空泡形成的中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的核有过度分叶现象。(7)血清维生素B正常值为200~800ng/L,<100ng/L为缺乏。血清叶酸水平正常值为5~6μg/L,<3μg/L为缺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系统题库 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题库 细胞病理学题库 心胸外科题库 普通外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妇产科专业题库 儿科专业题库 电镜室及分子病理室题库 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室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