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材料:周老师总是认真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的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太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得好,老师写得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地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卡设定不良,常常该出声时没声音,该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外屏幕保护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写了如下评语:“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散惰顽甚。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下定决心,坚持勤奋读书。问题:(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9分)(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9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化悲痛为力量"、"不要意气用事",这是( )。
意志对情感的作用
解析:意志可以调节、控制人的情感。悲痛和意气都是情感,是意志将悲痛化为力量,是意志克服意气用事,故选C。A选项,意志对认知过程的影响一一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需要及时做出种种意志努力去克服它,以达到认知的目的。B选项,情感既可以成为认知的动力,又可以成为认知的阻力。并非对认识有所依赖,故B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又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单选题]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解析: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其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夸美纽斯的主要观点包括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提出要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主张普及初等教育;提出了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巩同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单选题]"截至2009年10月,两岸贸易额累计达1.6万亿美元。大陆有关方面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9万多个,台商对大陆投资总额累计超过588亿美元。大陆企业自2009年开始对台投资以来,项目约180个,金额近10亿美元。"这体现出( )。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
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大陆和台湾的贸易额、投资项目和金额不断增长,体现了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的加深,C项正确。
[单选题]有金、银、铜三个屋子,有一个公主藏在其中一个屋子里,三个屋子上各贴着一张纸条,上面的提示分别是:(1)公主在金屋子中;(2)公主不在银屋子中;(3)公主不在金屋子中。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根据以上条件,公主藏在哪个屋子中( )。
公主在银屋子中
解析:利分析题干中的三句话可知,(1)和(3)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又因为三句话中只有一真,所以(2)是假的,即公主在银屋子中。故选择B项。
[多选题]材料:
刚参加工作的夏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工作。第一次上课时,夏老师正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唯独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没有抬头。夏老师注意到他正在看一本英文小说,她虽有些不快,但也未多想,就开始教学。夏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生根本就没有把课本拿出来。"要不要提醒他呢?"夏老师一分神,结果读错了一个单词。"切!"那个男生发出不屑的声音。夏老师感觉特别尴尬,上课也没了状态。课后,夏老师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男生叫李奇,曾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
夏老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并主动找李奇交流。夏老师了解到李奇非常喜欢外国文学。于是,夏老师找来许多最新原版英文书籍,认真阅读、思考,并利用课外时间与李奇交流心得。渐渐地,李奇也喜欢主动找夏老师交流。夏老师让李奇担任班级英语课代表,还鼓励他在班上积极分享阅读体会和学习经验。一段时间后,夏老师发现,李奇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还主动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整个班级学习英语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夏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多选题]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具有( )的特点。
主观性
解析: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即知识具有主观性。故选择A。
[单选题]科尔伯格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所采用的方法是( )。
两难故事法
解析:科尔伯格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所采用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这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著名、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