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溶血性链球菌
题目:丹毒的常见致病菌是()
解析:1题:人体的各种感染往往由特定的致病细菌所致。也就是不同的细菌感染可形成相应的感染性疾病,当然也可形成混合性感染。痈是常见的皮肤细菌性感染,由皮肤不洁引起,病原菌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2题:丹毒是皮肤的淋巴管感染,病原菌由皮肤破口进入皮肤淋巴管,引发局部红、肿、热、痛,主要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3题:破伤风是毒血症,毒素来自伤口中感染的梭状芽孢杆菌,该菌产生的外毒素毒性极强。4题: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发生感染,感染细菌来自肠道,肠道中细菌种类很多,而胆囊发炎其主要病原菌是肠道的大肠埃希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咯血与呕血有鉴别意义的是()
血的酸碱反应
[单选题]一个发热的患者,体温常在39℃以上,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下列哪种疾病不应该出现这种热型()
疟疾
[单选题]有关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血中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单选题]可用于预防乙肝的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是()
特异性高价免疫球蛋白
[单选题]伤寒第1~2周时阳性率最高的是()
骨髓培养
[单选题]目前我国主要流行菌群是()
福氏志贺菌
[单选题]男,65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4天前受凉后咳嗽加重,痰量增多,咳黏脓痰诊断慢支急性发作期的依据是()
咳加重,痰量增多4天
[单选题]男性,40岁,渔民.因发热1周伴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4次,稀便有黏冻,村卫生室给服氯霉素5天,患者热退,症状好转,继续工作,2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9℃,抽血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患者经有效治疗后痊愈,患者病后可获得()
对伤寒有持久性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