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R,PS)-(一)

题目:药用盐酸麻黄碱的立体结构为

解析:本题考查麻黄碱的立体结构。麻黄碱含有两个手性中心,具有4个光学异构体,药用其(1R,2S)-(—)、(1S,2S)-(+)为伪麻黄碱,其余活性较低或无活性。故选A答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抑制呼吸,外周性镇咳药是
  • 苯佐那酯

  • 解析:苯佐那酯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对肺脏牵张感受器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阻断迷走神经反射,抑制咳嗽的冲动传人而镇咳。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处方由“前记、正文、后记”构成,以下内容中,丕归属“后记”的是
  • 调配药师签章

  • 解析:后记应包括医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 [单选题]蒽醌化合物的2,3,6,7位称为
  • G位

  • 解析:答案只能是B,其他均为干扰答案。

  • [单选题]测定油/水分配系数时用得最多的有机溶剂是
  • 正辛醇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药物分配系数的测定。由于正辛醇的极性和溶解性能比其他惰性溶剂好,因此药物分配进入正辛醇比分配进入惰性溶剂容易,而容易测得结果。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 [单选题]下列关于混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应将液体和辅料混合均匀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混合效果的因素。混合不匀将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分别考虑组分的比例、组分的密度、组分的吸附性与带电性、含液体或易吸湿性的组分。倍散是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吸湿散,其组分比例相差过大,采用等量递加法(又称配研法)制备。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所以答案应选择E。

  • [单选题]乳化剂类型改变造成乳剂酸败的原因是
  • 分散相与连续相存在密度差

  • 解析:此题考查乳化剂不稳定现象分层的原因。分层是指乳化剂中油相密度小于水相,当油相以微粒状态分散于水相后,形成均匀分散的乳化剂。但乳化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密度差,造成分散相粒子上浮,称为分层。乳化剂分层后,经振摇仍能恢复成均匀的乳化剂。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B。

  • [单选题]根据下面资料,回答{TSE}题。患者,男性,64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2年,经常自觉胸闷、气短,来医院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TS}考虑给予抗心功能不全治疗,下列强心苷在静脉给药时起效最快的是
  • 毒毛花苷

  • 解析:强心苷的分类、体内过程、适应证如下:①慢效类:洋地黄毒苷:脂溶性高,口服吸收率90%~100%,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7%,作用慢、持久,有蓄积性;存在肝肠循环;主要在肝脏代谢;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②中效类:地高辛:口服吸收率60%~80%,吸收率的个体差异大。口服1~2小时起效。亦可静脉注射。排泄快,蓄积性较小。适用于急、慢性心力衰竭。③速效类:毒毛花苷K:口服吸收率低,宜静脉注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蓄积性更小、起效快,常用于危急患者。毛花苷丙(西地兰):宜静脉注射,用于危急患者。待控制病情后改用其他强心苷维持。故71选E。强心苷毒性反应的表现:①消化系统症状:出现较早,有畏食、恶心、呕吐、腹泻,应注意与本身病症状相区别;②中枢神经系统:头痛、失眠、视觉障碍(视力模糊)、色视障碍,如出现黄视或绿视时应考虑停药;③心脏毒性反应:是强心苷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几乎临床所见的各种心律失常都有可能发生。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以室性期前收缩常见,有时出现二联律、三联律、室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故72选D。对强心苷中毒导致的心动过缓或工、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型心律失常不能补钾,宜用阿托品,无效者采用快速起搏。故73题选D。

  • [单选题]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 被胆碱酯酶破坏

  • 解析:乙酰胆碱作用消失主要是由于突触间隙的胆碱酯酶的水解作用。故选C。

  • 推荐下载科目: 初级护师 执业药师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临床助理医师 护士资格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