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PR间期恒定,QRS波群突然脱落
题目: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51岁,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住院期间发生阿-斯综合征。心电图如图3-14-6所示,应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室性逸搏
解析:此图为双极胸导联记录。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PP间距规则,心房率约130次/分。前3个为窦性下传的心搏,PR间期为0.17s,QRS波群增宽,时限>0.12s,考虑存在束支阻滞。第4个P波开始,均未下传心室,出现长达3.6s的无QRS波群的长间距,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停搏。长间距后出现一个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与P波无传导关系,为室性逸搏。窦性停搏指在较长的时间内,窦房结不发放冲动,心电图上P波与QRS波群均消失;心室停搏指仅有窦性P波,较长时间心电图上无QRS波群。
[单选题]患者男性,39岁,心悸1周就诊。动态心电图记录如图3-14-13所示,正确的诊断是()。
间位性室性期前收缩,干扰性PR间期延长
解析:该图基本节律为窦性心律,PR间期0.12s。图中第4个QRS波群宽大畸形,前面无相关P波,为室性期前收缩。其后为窦性P波(PP间距同其他PP间距),但PR间期显著延长,为0.48s。随后的PR间期轻度延长为0.16s。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室性期前收缩发生于两次窦性激动之间,后一次窦性激动传导至交界区时恰逢其较早的相对不应期,产生干扰性PR间期延长,紧接着的窦性激动遇到交界区较晚的相对不应期,PR间期仅轻度延长。干扰性PR间期延长应与病理性房室阻滞相区别。
[单选题]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是()。
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
[单选题]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以上都是
解析:典型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是PR间期逐渐延长,但PR间期的增量逐次减少,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QRS波群脱落出现长RR间距,含受阻P波的长RR间距
[单选题]心房颤动出现缓慢而规整的心室率提示()。
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解析:心房颤动时由于干扰及隐匿性传导,RR间距绝对不规则。若RR间距变得缓慢而规则,提示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以下情况可引起PR间期延长,但应除外()。
预激综合征
解析: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引起PR间期延长。干扰性(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房性心动过速、间位性期前收缩后第1个窦性搏动的PR间期延长。房室结双径路蝉联现象可引起PR间期在一段时间内显著延长(心房激动连续从慢径路下传)。预激综合征则引起PR间期缩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