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自发痛

题目: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深龋的临床表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根面龋中最常分离到的细菌是()
  • 放线菌


  • [单选题]龋病可以称为牙齿硬组织的什么感染性疾病()
  • 细菌

  • 解析:细菌的存在是龋病发生的先决条件。

  • [单选题]能产生正常的修复性牙本质的窝洞,剩余牙本质的有效厚度为()
  • 2.0mm以上

  • 解析:外周和内层牙本质结构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具有不同的通透性,越接近髓腔,单位面积小管数越多,更易造成小管损伤。0.5mm厚的牙本质可减少有毒物质对牙髓的影响达75%,1mm厚的牙本质减少90%,2mm厚的牙本质则使牙髓的反应很小。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复合树脂充填时洞壁制成斜面的目的()
  • 增强复合树脂抗力

  • 解析:除B外,其他皆为复合树脂洞缘斜面的目的。

  • [单选题]龋损形成的过程如除外()
  • 腐坏牙本质的再矿化

  •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龋损形成的机制。龋损是一种牙齿在牙面菌斑和代谢产物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龋损形成的过程有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的脱矿和再矿化、色素沉着、硬组织崩解以及在龋损相应部位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而腐坏的牙本质是不可能再矿化的。

  • [单选题]深龋检查的重点是()
  • 牙髓的状况

  • 解析:深龋与牙髓炎,根尖周炎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牙髓状况的差异,因此检查深龋时最重要的是判断牙髓的情况,以免误诊。其他的检查结果并不直接反映牙髓的状况。

  • [单选题]患者,男,35岁,因急性根尖周炎行根管治疗,开始1周症状明显缓解,因工作出差不能及时就诊,3个月期间换了3次FC封药,第三次封药后症状加重,主要应考虑的原因可能是()
  • 药物半抗原作用

  • 解析:FC为甲醛甲酚的简写,甲醛类药物可作为半抗原与牙髓和尖周组织的宿主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 [单选题]男性,50岁。右下后牙冷酸食及刷牙时酸痛感,刺激去除后酸痛感立即消失。检查:右下颌第一磨牙面磨损,暴露牙本质,探诊颊斜面有酸痛区,叩痛(-)。考虑该患者的疾病是()
  • 牙本质过敏症

  • 解析:试题难度:中,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牙本质过敏症的诊断。该病历的内容:“左下颌第一磨牙面磨损,暴露牙本质,探诊颊斜面有酸痛区,叩痛(-)”均为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表现。这些主诉和检查症状没包括浅龋患牙色、形、质变化;没包括牙隐裂的定点咬物痛和牙面上的隐裂纹的描述;没包括磨牙症的夜磨牙史和多数牙重度磨损的表现;没包括酸蚀症的饮用特殊饮料史和前牙唇舌面的酸蚀表现。因此,标准答案为E,其他均为干扰答案。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知识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粘膜病学题库 牙体牙髓病学题库 临床医学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解剖生理学题库 基础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