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寻求行为参照、避免对偏离的恐惧和群体凝聚力

题目: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著名的“视崖实验”研究的是()。
  • 深度知觉


  • [单选题]进入青春期所面临的心理困境不包括()。
  • 容易出现内疚感


  • [单选题]人际关系的三个特点是()。
  • 个体性、直接性和情感性


  • [单选题]从众行为的特点包括()。①引起从众行为的群体压力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②个体对群体压力的感知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③从众行为虽非本意,但却是个体自愿的行为④从众行为对个体来说是消极的⑤从众行为对群体来说是积极的
  • ①②③

  • 解析:从众行为对个体和群体来说都具有两重意义,既可能因为从众造成决策失误,但也能让个体和群体适应社会生活,所以④、⑤的观点不全面。

  • [单选题]强化理论源自于哪种理论观点()。
  • 行为主义


  • [单选题]主要的功能是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对运动、感觉、情绪、体温和内分泌均有影响的是大脑的哪一部位?()
  • 边缘系统


  • [单选题]小田是个“人来疯”,人越多他表演的舞蹈就越精彩()。
  • 社会助长

  • 解析:①小杨为了合群,不得不屈从于无形的集体压力,这种服从集体的行动准则,违背自身愿望和需要的行动,虽然在外在看来是当事人自觉自愿的行为,其实体现了一种群体的规范,是当事人的从众反应;②小张不喜欢与他人共事,原因是与他人活动效率反而比单独活动更低下,也叫社会抑制;③小田喜欢他人在场,认为他人在场可以提高关注度,可以激发自己表现得更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这是一种社会助长的表现。

  • 推荐下载科目: 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