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川崎病
题目:5个月男孩因高热2天余入院,查:发育营养好,浅表淋巴结不大,结膜充血,咽红,唇较干红,卡疤周边红肿约2cm×3cm,心肺(-),实验室检查:WBC20×109/L,N78%,L22%,Pt200×109/L,ESR50mm/h,CRP80mg/L,最可能的诊断:()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是不正确的小儿液体疗法()
营养不良伴腹泻患儿常用1/3张溶液,速度宜稍快
解析:这是一道应用题,考核学生对小儿液体疗法原则的掌握程度及在常见的临床情况中制定合理补液方案的能力。本题涉及儿科补液的基础,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大部分考生均能答对,错选率仅约10%,错选集中在C维持补液阶段的补液速度上。小儿液体疗法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补什么及怎么补。前者(补什么)包括补液量及补液种类的选择。补液量根据脱水的程度而定,包含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补液种类的选择则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对低渗性脱水应补给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则补1/3~1/5张含钠液。后者(怎么补)涉及补液的速度和次序等,取决于脱水的程度、有无其他合并症(如心、肾疾病、肺炎)等。原则上补液速度先快后慢,对重度脱水并休克或有休克倾向者,先以2:1等张含钠液20ml/kg(不超过300ml)在30分钟到1小时内快速输入以扩充血容量。一般情况下,累积损失量补人速度约8~lOml(kg·h)。维持阶段主要补充生理需要量和异常的损失量,输液速度一般5ml/(kg·h)。补液次序则遵循"先碱后盐、先盐后糖、有尿补钾"的原则。由于机体自身的强大调节作用,一般轻、中度脱水采用口服补液即可,重度脱水或呕吐明显者则应静脉补液。本题要求的是选取"错误"选项,.根据以上分析,A、B、C三项显然是正确的概念,答案可除外。轮状病毒肠炎常引起等渗性脱水,液疗用1/2张溶液是对的,E也可除外。而只剩下D可选择,营养不良的患儿全身体液是低渗,腹泻时出现的脱水常为低渗性脱水,补液种类选择应用2/3张,并且营养不良时心、肾功能常受影响,补液速度不宜过快,因此D项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为应选答案。
[单选题]水痘发热后几日开始出皮疹()
1天
解析:出疹期发热后次日出现皮疹。水痘发病后3~5日开始出皮疹。
[单选题]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是()
肉眼血尿
解析:我国儿科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分为单纯性和肾炎性肾病两型。单纯性肾病的临床表现是具备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四大特点,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必要条件。肾炎性肾病可出现肉眼血尿和不同程度高血压,病程多迁延反复。
[单选题]1/2张液体是()
2:3:1液
[单选题]新生儿溶血病换血治疗的指征,血清胆红素在足月儿至少应大于()
20mg/dl
解析:换血疗法:①指征:出生时有胎儿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342μmol/L(20mg/dl),早产儿体重1500g者>256μmol/L(15m/dl),体重1200g者>205μmol/L(12mg/dl)可考虑换血;凡有早期核黄疸表现者;②血源选择: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其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或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的供血者;ABO溶血病可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③换血量:为150~180ml/kg(约为患儿全血量的两倍)。
[单选题]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的时期是()
婴儿期
解析:此期是小儿生长发育最旺盛时期。由于生长迅速,需要营养物质较多,但消化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消化不良和营养缺乏,故应提倡母乳喂养,指导合理喂养方法。因婴儿5~6个月后从母体获得的抗体日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又未发育成熟,易发生各种感染和传染病,应按时进行预防接种,积极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
[单选题]9个月女孩。因突发高热39.8℃,抽搐一次而来急诊。查体:神清,精神可,身上有少许皮疹,前囟平。咽部充血,扁桃体Ⅱ度肿大,心、肺、腹(-),无病理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