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腺病毒8,19,29
题目:引起流行性角结膜炎的病原体是()
解析:流行性角结膜炎是常见的结膜炎类型,主要由腺病毒8、19、29和37(腺病毒D亚组)引起,腺病毒3、4、7引起咽结膜热,70型肠道病毒和A24柯萨奇病毒引起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结膜炎。因此针对问题,正确的选项是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调节眼压的主要因素是()
房水
[单选题]铜绿假单胞菌导致角膜迅速溶解坏死的主要原因是()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的胶原酶降解角膜胶原纤维
解析:革兰阴性细菌角膜感染,多表现为快速发展的角膜液化性坏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感染具有特征性,该型溃疡多发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或戴接触镜引起的感染。也见于使用了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荧光素纳溶液或其他滴眼液。起病迅速、发展迅猛,患者眼痛明显,严重的睫状充血或混合性充血,甚至球结膜水肿。主要原因在于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呈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黏液性坏死,因此导致角膜快速溶解的原因选择C。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睑裂区鼻侧角巩膜缘处见三角形隆起的灰黄色结节,内含黄色透明弹性组织,考虑诊断为()
睑裂斑
解析:睑裂斑被认为是紫外线诱发胶原变性的结果,鼻侧发生多且早于颞侧,多为双侧性。外观常像脂类渗透至上皮下组织,内含黄色透明弹性组织。睑裂部接近角膜缘处的球结膜出现三角形隆起的斑块,三角形基底朝向角膜。从题干提供的信息可以诊断该患者为睑裂斑,答案为C。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双眼视力下降,伴右眼疼痛1个月。半年前右眼曾行白内障手术,术后曾作眼底激光光凝术。有糖尿病史10年。VodHM/20cm,Tod40mmHg,右眼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深,房水闪辉(±),虹膜面可见粗大新生血管,人工晶状体在位,眼底窥不清。Vos0.2,Tos17mmHg,左眼无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晶状体混浊,眼底窥不清。右眼正确的诊断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解析:该题是临床综合分析题。患者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史,人工晶状体术后容易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右眼眼压高,虹膜面见粗大新生血管,可作出诊断。
[单选题]患者男,32岁,打羽毛球时被同伴的球拍击中右眼,右眼红痛、视力下降。6小时后右眼视力下降更明显,眼痛加剧伴同侧头痛,自觉恶心,呕吐一次。VodFC/30cm,加镜不能矫正视力,Vos1.5。眼部检查:右眼睑红肿、皮下瘀血,结膜混合充血(++),未见巩膜创口,角膜上皮雾样水肿、基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折(++),前房轴深约3CT、房水呈血性、下方血性液平3mm,瞳孔圆形、直径5mm,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消失,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隐见视盘,未能看清黄斑和视网膜细节。左眼眼部检查未见异常。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170°→1.0左眼-6.50DS-5.65DC×150°→0.4。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农民,右眼被谷粒击伤后红痛伴视力下降15天。视力0.02,刺激征+,混合充血,角膜中央偏鼻下方有5mm×4mm灰白色致密的斑块状隆起病灶,边缘有沟状凹陷,深层基质有羽毛状浸润,前房灰白积脓高约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