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常言道:"上山容易,下山难。"这句话是说:上山虽然费力,但不容易发生危险;下山虽然省力,但容易失足跌下山。其实,这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解析:【解析】(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的职业光辉伟大""教师的工作职责"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教师应具备那些专业素质"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当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时,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这启示教师应该( )。
了解学生特点,因势利导
解析: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当学生缺少学习兴趣时,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了解学生,并顺势进行引导,不能让学习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故选择C。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所确立的我国基本教育制度?( )。
教师培训制度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没有教师培训制度,故选择D。
[单选题]2016年是以下哪一个事变"80周年"?( )
西安事变
解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在1927年。故选择A。
[单选题]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是( )。
一般迁移
解析: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原理、原则和态度的具体应用。
[多选题]关于小学生情感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情感的性质不断深刻
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
高级的社会情感逐步发展起来
解析:小学生情感发展的基本特点包括: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情感更富有稳定性、高级情感逐渐发展。
[单选题]( )是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作用。
道德行为
解析: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集中表现,也是受教育者是否接受以及在何种程度上接受外部教育影响和衡量个体道德修养水平的外在标志。它在品德结构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单选题]晚自习时,高老师发现班上的一位男生在给一位女生递纸条,高老师走上前去对他们说:"你们在干吗?是不是递情书啊?现在可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啊,考上大学后再谈吧。"高老师的声音不大但同学们都听到了,这两位同学顿时羞红了脸。关于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工作武断,伤害学生自尊
解析:题干中高老师没有调查清楚便将学生传递的小纸条判断为情书,属于工作武断。高老师对学生说的话声音虽然不大,但是同学们都听到了,两个学生也顿时羞红了脸,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