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先秦历史散文一章时,讲到“春秋三传”。以下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春秋》

  • 解析:“春秋三传”指的是《左传》《公羊传》《毂梁传》。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要求学生举例说出同为先秦历史散文的作品。以下选项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A
  • 《谏逐客书》

  • 解析:《谏逐客书》为秦朝李斯的作品,不属于先秦历史散文范畴。

  • [单选题]在学习完《烛之武退秦师》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和文中"是寡人之过也"结构相同的句子,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B
  • 四时之景不同,则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

  •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句的用法,A、C、D都为判断句。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谈谈对“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一句的理解,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D
  •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从外貌的细节着手,刻画精细

  • 解析:白描的描写手法要求作者准确把握住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渲染、铺陈,而题干中“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所运用的则明显不属于白描手法,而是细节描写。

  • [单选题]教师在讲授《咬文嚼字》一文时,指出从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所用的工夫,我们即可见古人对用字的讲究,并让学生谈谈对“咬文嚼字”一词的理解。以下选项中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 “咬文嚼字”是调整文字所表现的思想和情感,而非斟酌文字的分量

  • 解析:“咬文嚼字”一词,在现代汉语中意为“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但从文学用字达意的角度来说,又要具有“咬文嚼字”的精神。朱光潜先生曾说“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C项表述是对朱光潜先生所说观点的断章取义,故当选。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四章 口语交际教学题库 第三章 写作教学题库 第一章 汉语言基础知识题库 第一章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教学实施的建议题库 第二部分 教学设计题库 第二章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题库 第三章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操作与方案的编制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章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高级中学语文(考前冲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