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体现的观点是()。
  • 正确答案 :A
  • 运动

  •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人同一条河流”说明了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这个道理。故本题答案选A。

  • [单选题]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运动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静即含动,动不含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看,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属于()。
  • 正确答案 :B
  • 唯心主义、诡辩论、辩证法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仁者心动”将意识视为运动的主体,属唯心主义观点;“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的意思是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观点是只看到了绝对运动没有看到相对静止的诡辩论;“静即含动,动不含静”是认为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辩证统一的辩证法观点,答案为B项。

  • [单选题]中国古人用“五行”说来解释世界。“五行”相生相克。“生”即产生、滋生、促进,“克”即战胜、排斥、克制。该学说所蕴含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有()。①事物之间具有多种多样的联系②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 正确答案 :A
  • ①②

  •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所以要排除错误选项。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用“循环”来定义发展,那就是说“发展”可以和“倒退”画等号,因此不选③,直接排除C、D两项。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也是错误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所以不选④,排除B项。本题答案选A项。

  • [单选题]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
  • 正确答案 :C
  • ①④

  • 解析:匡衡成了大学问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①正确,也离不开自己的主观努力,要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④正确。但主观能动性和正确价值观不能成为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②③排除,故本题选C。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及情境问题解决题库 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综合练习)题库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教学概述题库 第二章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解读题库 第四章 生活与哲学题库 美术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教学评价(综合练习)题库 第三章 文化生活题库 思想政治课教学评价概述题库 高级中学思想政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