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合成尿素
题目: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
解析:体内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合成尿素。脑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合成谷氨酰胺。肌肉中氨的主要代谢去路是合成丙氨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7岁小儿,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为
8个
解析:长骨的生长、成熟与体格生长有密切的关系。通过X线检查长骨干骺端骨化中心出现的时间、形态变化、数目多少和骨干骺端融合时间,可判断骨发育情况及骨龄。一般摄左手X线片,腕部出生时无骨化中心,其出生后的出现次序为: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桡骨骺(约1岁);三角骨(2~2.5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骺(6—7岁);豆状骨(9—10岁)。10岁时出齐,共10个,故l~9岁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小儿的岁数加l。
[单选题]可经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是
伤寒
解析:伤寒可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经消化道传播。钩端螺旋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血吸虫病主要通过皮肤,黏膜与疫水接触受染。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斑疹伤寒属于人-虱-人传播,虱粪污染人皮肤破损处引起感染发病。
[单选题]患儿女,4岁。夏季发热2天,伴咽痛、眼痛、流泪,不伴咳嗽、腹泻。查体:咽充血明显,双眼结膜红,呈滤泡性改变,颈部、耳后淋巴结肿大,心肺腹均无异常,全身皮肤无皮疹,无出血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咽结膜热
解析:考点为特殊类型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咽结膜热是特殊类型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为腺病毒3、7型,好发生于春夏季,临床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心肺腹无异常,选项D符合题干题意,为正确选项。选项A(结膜炎),无发热、咽痛,表现不符合题干题意。扁桃体炎(选项B)的表现有发热、咽痛,无结膜炎,不符合题干题意。流行性感冒(选项C),特指经流感病毒引发的发热、咽痛、流泪等症,高发季节在冬季,眼睛流泪无滤泡性改变,不合题干题意。猩红热(选项E)的表现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但无眼结膜炎,有皮疹,不合题干题意。
[单选题]脓胸
咳嗽伴大量脓痰
[单选题]女,45岁,厨师。头痛半年,加重伴呕吐1个月。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查体:BP130/86mmHg,颈无抵抗,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头颅CT检查提示脑实质多个低密度病灶,最可能的诊断是
脑肿瘤
解析: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结合CT检查,考虑为脑肿瘤。
【避错】该患者血压正常,既往无高血压,可排除腔隙性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可能。脑脓肿主要为细菌经血液循环或邻近感染灶扩散至脑内所致,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等,有颈部抵抗感、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囊尾蚴病患者可出现抽搐、视物模糊,故可排除。
[单选题]男,12岁。持续发热1周。体温39℃左右,伴畏寒,无寒战,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差,病情逐渐加重并出现红疹1天来诊。查体:躯干部出现少许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初步考虑诊断为
伤寒
解析:患儿稽留高热1周,皮肤玫瑰疹,考虑为伤寒。
【避错】①天花病情发展迅速,寒战高热3~5天开始出疹。②麻疹:发热后3~4天出疹,出疹期时体温更高,麻疹黏膜斑。③水痘24~48小时出现皮疹。皮疹特点“四世同堂”即皮肤黏膜相继出现或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而全身症状轻微。冬春季多发。④猩红热发病24小时迅速出疹,高热,咽痛,草莓舌,细小皮疹,压之退色。
[单选题]女,45岁。性交后出血半年。妇科检查:宫颈Ⅰ度糜烂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变(LSIL)。为明确诊断,下一步应首选的处理是
阴道镜下活检
解析:患者中年女性,性交后出血,结合妇科检查,考虑宫颈癌可能性大,应在阴道镜下活检以明确诊断。
[单选题]女,35岁。早饱、体重下降1年。每餐进食约50g固体食物即感上腹部饱胀而无法继续进食。胃镜检查:黏膜光滑、花斑,以红为主。该患者胃运动障碍主要为
胃底容受性舒张障碍
解析:胃的容受性舒张使胃腔容量由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它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而胃内压力变化并不大,从而使胃更好地完成容受和贮存食物的功能。该患者每餐进食约50g即无法继续进食,与胃底容受性舒张障碍症状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