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有关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D
人体解剖法
解析:实验法是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是指有目的地操纵自变量,这些自变量多属于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心理测验法是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客观的、标准化的定量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指测试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试人的行为、言语、仪表、表情、态度、举止的观察和分析(主观观察法或内省法)以研究其心理行为规律的方法。心理生物学研究是最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如DNA重组技术、PCR技术、CT、MRI、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睡眠脑电图等新方法和新技术正在为探索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心身相关性和心理病因学等心理学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力的武器。人体解剖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重要方法。
[单选题]思维的主要过程是指()
正确答案 :A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
解析: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心智操作得以实现的。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共同构成了人的认知过程。
[单选题]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正确答案 :D
个性心理特征
[单选题]平素我们所说的智力指的是()
正确答案 :B
一般能力
解析:一般能力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平日我们所说的智力,就是指一般能力来说的。人要完成任何一种活动,都和这些能力的发展分不开。特殊能力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顺利完成某种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例如,画家的色彩鉴别力、形象记忆力;音乐家的区别旋律能力、音乐表象能力以及感受音乐节奏的能力等,均属于特殊能力。
[单选题]某人聪明、好动、热情、反应敏捷,且容易兴奋和激动,但常常缺乏耐心和毅力。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正确答案 :B
多血质
解析:最早的气质说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公元前377)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现代的气质学说仍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型:①胆汁质: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刚毅顽强;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②多血质:这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大方、善于交往但交情浅薄,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③黏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沉默寡言、喜欢深思,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的行动主动性较差,缺乏生气,行动迟缓;④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本题的描述符合多血质的表现,故选B。
[单选题]特定的活动是先天内在安排好的,此观点属于()
正确答案 :A
动机的本能理论
[单选题]"前怕狼,后怕虎"()
正确答案 :B
双避冲突
解析:机体内部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矛盾着的动机状态就是动机冲突,动机冲突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双趋冲突:一个人有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必须从中有所决择,这样会产生难以取舍的心理冲突,称为双趋冲突。②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具有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标,而且他又必须接受其中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这样就会产生左右为难的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例如,一个人患牙痛,痛得难以忍受,但他又不肯就医,因为他也害怕治疗带来的痛苦。此时,牙痛和治疗带来的痛苦都是想要回避的,但又不能同时回避,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前怕狼,后怕虎"的实例就是双避冲突。③趋避冲突是一个人对同一目的目标两种动机,一是好而趋之,另一是恶而避之,这样就会产生趋与避的矛盾心理,称之为趋避冲突。"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符合其定义描述。
[单选题]在人格结构中哪项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用的言行上()
正确答案 :C
性格
解析: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能力分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指完成各种活动都需要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从事某种特殊活动或专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性情、秉性和脾气。性格是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性特征的核心,受意识倾向性的制约,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及其本质属性。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具有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和功能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它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
[单选题]依据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论,人的最高需要层次为()
正确答案 :D
自我实现的需要
解析: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低到高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生理需要指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也是最有力量的。当人落水后,在为得到空气而拼命挣扎时,就会体会到自尊和爱的需要是多么不重要了。安全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例如,人们希望得到一份较安定的职业,愿意参加各种保险,这些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社交需求就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或关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并在其中获得某种地位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使他(她)在生活中变得更有能力,更富有创造性。相反,缺乏自尊会使人感到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有可能出现。
[单选题]人的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正确答案 :B
心理过程
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为了具体研究的需要,通常将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两大方面。人在认识和对待事物时产生的心理现象,具有鲜明的动态特征,其活动呈一个明显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心理学上将这类心理现象统称为心理过程,其具体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部分。与心理过程相比较,个性是心理现象的静态特征的表现。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