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8小时
题目:新鲜冰冻血浆要求在全血采集多少小时内(全血保养液为CPD),将血浆分离出来()
解析:新鲜冰冻血浆要求在全密闭的系统中,同时在全血采集后6小时(全血保养液为ACD)或8小时(全血保养液为CPD、CPDA-1)内,将血浆分离出并冻结完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解析: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1)检查频率:质控部门每月对每台采血混匀秤的混合频率及称重准确性检查1次。(2)质量标准:采血混匀秤的混合频率应为15~20次/分钟,称重标准应为实际重量(g)±1%。(3)混合频率检查:启动采血混匀秤使晃盘晃动,用秒表观察晃盘1分钟内晃动次数。(4)称重准确性检查:启动采血混匀秤,在晃盘上放置经当地计量部门标定合格的标准砝码,观察采血秤数字显示屏上显示代表重量(g)的数值。检查范围为采血常用称重范围。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能力增高见于哪种疾病()。
心肌梗死
解析:PAgT增高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常见于高凝状态和(或)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为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强。急性白血病和MDS骨髓异常造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差,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均可以使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
[单选题]造成ABO正定型错误的原因不包括()。
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
解析: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减弱易判为不凝集(假阴性),而由细菌引起的获得性类B抗原易误判为阳性。有些细菌含有乙酰基酶,能使特异性A型物质末端的N-乙酰氨基半乳糖水解成半乳糖,从而使A型获得类B抗原后易误定为AB型。受免疫球蛋白致敏的红细胞,在含高蛋白介质的试剂中,可发生凝集。红细胞因遗传或获得性的表面异常,可发生多凝集现象。一些卵巢囊肿病例,血型物质的浓度很高,可中和抗A和抗B定型试剂,要得到正确的正定型结果,必须洗涤红细胞多次。而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或抗B抗体是造成反定型错误的原因。
[单选题]关于RhDDEL型,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解析:RhDDEL型是第九外显子碱基突变形成的,为吸收放散型(非常弱)D,即盐水介质阴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阴性,但吸收放散试验阳性。红细胞上D抗原数目比弱D还要少,红细胞上D抗原的质量也有变化的。某些DEL型红细胞D抗原缺失某些表位,可以产生抗D抗体。
[单选题]凝血酶原时间(PT):男性:11~13.7秒,女性:11~14.3秒,患者结果较正常对照延长几秒以上有意义?()
3秒
[单选题]解冻后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储存在何种温度,保存期为多少小时()。
2~6℃,24小时
解析:解冻后红细胞悬浮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含各类保养液的血浆中,储存在2~6℃,保存期为24小时。
[单选题]有一实验室要对刚进的诊断试剂进行评价,除对试剂的生产商的资质核查外,还检查了试剂的国内(或国外)批准文号、推荐资料以及实验室与临床观察资料以及说明书内容,内外包装,有效期长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