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德育的起点是提高道德认识。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 )A.正确B.错误
  • 解析:思维定势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因此,思维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

  • [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1912-1913学制系统的是( )。
  • 壬子学制

    癸丑学制

  • 解析:壬戌学制是在1922年;癸卯学制是在1904年;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间民国政府制定公布的学校系统。这两年旧历分别称壬子年、癸丑年,故称。

  • [单选题]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是( )。
  • 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

  • 解析:造成学生心理个别差异的原因有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等,但不包括人际关系。故选择B。

  • [单选题]"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的是知觉的( )。
  • 理解性

  • 解析:理解性,指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示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故选择C。A选项,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B选项,整体性,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人在知觉时,并不把知觉对象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统一的整体。D选项,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 [多选题]《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著述,以下观点出自《学记》的有( )。
  • 教学相长

    长善救失

  • 解析:荀子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教育的作用是"化性去伪":温故而知新出自《论语》,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 [单选题]秦朝的中央集权制,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朝创立科举制度,从教育目的的理论角度来说,属于( )。
  • 社会本位论

  •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题干描述都是为了培养符合政治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属于社会本位论。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历史与社会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