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
企业当期以吸收合并方式购入乙公司,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 企业当期购入的无形资产,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且当期末经测试未减值
题目:在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可能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有()。
解析:选项A,预计负债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D,预收账款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AS公司属于高新技术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11年12月31日预计2011年以后不再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且所得税税率将变更为25%。(1)2011年1月1日期初余额资料: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为30万元(即因上年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13.5万元(即因上年预计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0万元而确认的)。(2)2011年12月31日期末余额资料: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预计负债账面价值为100万元,计税基础为0万元。(3)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2011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答案解析】应交所得税=[1000-(500-200)+(100-90)]×15%=10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95-11.5=83.5(万元),所得税费用=106.5+83.5=190(万元)。选项C不正确。
[单选题]甲公司2015年12月3日与乙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A产品20件,单位售价300万元(不含增值税),增值税税率为17%;乙公司应在甲公司发出产品后1个月内支付款项,乙公司收到A产品后3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有权退货。A产品单位成本为200万元。甲公司于2015年12月10日发出A产品,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历史经验,甲公司估计A产品的退货率为20%。至2015年12月31日止,上述已销售的A产品尚未发生退回。按照税法规定,销货方于收到购货方提供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申请单》时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作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处理。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不会变更;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于2015年度财务报告批准对外报出前,A产品尚未发生退回;至2016年3月31日止,2015年出售的A产品实际退货率为30%。甲公司因销售A产品于2015年度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万元。
-100
解析:预计退货部分的利润计入"预计负债",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00-200)×20×20%×25%=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一递延所得税资产=0-100=-100(万元)。
[多选题]2015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000万元。该商誉系2013年12月8日甲公司从丙公司处购买丁公司100%股权吸收合并丁公司时形成的,初始计量金额为3500万元,丙公司根据税法规定已经交纳与转让丁公司100%股权相关的所得税及其他税费。根据税法规定,甲公司购买丁公司产生的商誉在整体转让或者清算相关资产、负债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2013年12月8日商誉的计税基础为3500万元
2015年12月31日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万元
解析:此项合并属于应税合并,2013年12月8日商誉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2015年12月31日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后,账面价值为2500万元,计税基础为35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3500-2500)×25%=250(万元),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单选题]三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80分、85分和92分,这三个数字是()
标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