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有充足的生源
题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的是(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一)有组织机构和章程;(二)有合格的教师;(三)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四)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同化
解析: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提出了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同化是皮亚杰提出的概念。
[单选题]( )最能让学生的独立性在探索解决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高度发挥,进而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技巧,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发现法
解析:发现法又叫探索法、研究法,是指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讨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在使用发现法时,学生具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研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彰显,学生的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因此发现法符合题干的描述。
[单选题]学校在抗战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抗日老战士等活动。这些活动体现的德育途径是( )。
课外、校外活动
解析:德育途径是指学校教育者对学生实施德育时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渠道。课外、校外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形式,是一种重要的德育途径。参观历史博物馆等活动体现的德育途径是课外、校外活动。
[单选题]"教育适应生活说"的提出者是( )。
杜威
解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不满于斯宾塞为完美的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而提出了教育适应生活说。故选择B。杜威主要考点包括他是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三中心论一一"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的本质一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强调做中学:强调五步教学法。A选项,斯宾塞,英国教育家,首次把课程作为学科专门术语。作品《教育论》。主要考点: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教育目的一一教育准备生活说一一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C选项,赫尔巴特提出的三中心论,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一一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一一德育与教学相结合;教育目的一一社会本位论,培养良好社会公民;作品《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科学化和规范化。D选项,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他首次提出班级授课制,提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提出"泛智教育";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
[多选题]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遗传。( )
解析: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