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
  • 正确答案 :C
  • 组织微循环灌流量锐减

  • 解析:休克的本质是有效循环血容量的锐减导致组织灌注不良。

  • [单选题]关于病因与休克类型,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烧伤后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

  • 解析:腰麻、严重感染引起分布性休克,腹胀呕吐、长骨骨折和烧伤均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 [单选题]休克时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使血清钙降低

  • 解析:酸中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系统,促使DCI的发生;酸中毒时H+从细胞外液移向细胞内液,K+从细胞内液移向细胞外液可导致高钾血症;酸中毒时H+、Ca2+与肌钙蛋白竞争结合,使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影响心肌收缩功能。酸中毒时氧解离曲线右移。

  • [单选题]感染性休克的基本机制是()
  • 正确答案 :A
  • 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

  • 解析: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是感染性休克的基本机制。

  • [单选题]男性,35岁,右下胸及上腹部挫伤6小时入院。患者骑摩托车撞车,右下胸及上腹部受车把直接撞击后,上腹部持续剧痛,向右肩放射,并觉腹痛范围增大,以右侧为著。2小时来有口渴,心悸和烦躁不安,查体:体温38℃,脉搏130/分钟,血压85/50mmHg。神清,烦躁不安,颜面结膜稍苍白,腹稍胀,右下胸及上腹部可见挫伤痕迹,明显压痛,全腹均有压痛和肌紧张,以右上腹最著,全腹均有反跳痛,以右侧腹更明显,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肠鸣音甚弱。化验:血红蛋白82g/L,白细胞12×109/L,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可见小肠液平面。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女性,29岁,下腹剧痛伴头晕、恶心2小时,于2000年11月5日急诊入院。平素月经规律,4~5/35天,量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0年9月17日,于10月20日开始阴道出血,量较少,色暗且淋漓不净,4天来常感头晕、乏力及下腹痛,2天前曾到某中医门诊治,服中药调经后阴道出血量增多,但仍少于平时月经量。今晨上班和下午2时有2次突感到下腹剧痛、下坠,头晕,并昏倒,遂来急诊。月经14岁初潮,量中等,无痛经。25岁结婚,孕2产1,末次生产4年前,带环3年。既往体健,否认心、肝、肾等疾病。查体:体温36℃,脉搏102/分钟,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出冷汗,可平卧。心肺无异常。外阴有血迹,阴道畅,宫颈光滑,有举痛,子宫前位,正常大小,稍软,可活动,轻压痛,子宫左后方可及8cm×6cm×6cm不规则包块,压痛明显,右侧(-),后陷凹不饱满。化验:尿妊娠(±),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10.8×109/L,血小板145×109/L。B超:可见宫内避孕环,子宫左后7.8cm×6.6cm囊性包块,形状欠规则,无包膜反射,后陷凹有液性暗区。
  • 正确答案 :

  • [单选题]高位脊髓麻醉常发生()
  • 正确答案 :E
  • 神经源性休克

  • 解析:1.高位脊髓麻醉时由于阻力血管扩张,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而发生休克,属于神经源性休克。2.重度烧伤时,在48小时内发生的休克是由于血浆外渗引起的,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3.大面积的心肌梗死可造成心肌收缩力的严重不足,影响心肌做功,以至于发生心源性休克。4.变态反应引起的休克属于过敏性休克。5.严重的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 [单选题]长时间心搏呼吸骤停,应该使用()
  • 正确答案 :E
  • 碳酸氢钠

  • 解析:1.过敏性休克是由于血管扩张引起,如不及时应用缩血管药物,如肾上腺素将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2.休克缺血期组织灌注不足,故采取的措施首先应该恢复足够的血液灌注和补足血容量,血容量恢复正常后,如交感兴奋能很快恢复正常而不需要使用扩血管药物。3.休克淤滞期是失代偿期,补足血容量后,应用扩血管药物对于微循环的淤滞常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4.低动力型休克即低排高阻型休克,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所以应使用扩血管药物降低外周阻力,有助于增加心排血量。5.心搏呼吸骤停早期(

  • [单选题]宜用益气养血治法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血厥


  • [单选题]常规抗休克措施应用后血压仍不理想的顽固性休克患者,必要时可试用()
  • 正确答案 :E
  • 糖皮质激素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重症哮喘题库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题库 机械通气题库 误吸题库 危重病人的监测技术、结果解读与综合分析题库 内环境紊乱题库 危重病病情评价与预后预测题库 心律失常题库 儿科常见重症的处理题库 高血压危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