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72
题目: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200万元、丙国的所得160万元。甲、乙、丙三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20%、30%、10%。已知两国均实行属人兼属地税收管辖权。其综合抵免限额为()万元。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抵免限额的计算。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200×20%+160×20%=72(万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征税对象
解析:征税对象是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
[单选题]下列减税免税方式中,属于税基式减免方式的是()。
项目扣除
解析:减税免税方式分为税基式减免和税额式减免,税基式减免是通过随接缩小计税依据的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具体包括起征点、免征额、项目扣除以及跨期结转等。
[多选题]下列项目中,属于税收财政原则的有()。
充裕原则
节约原则
弹性原则
便利原则
解析:税收财政原则包括充裕原则、节约原则、弹性原则和便利原则。
[多选题]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
财政政策原则
国民经济原则
社会公平原则
税务行政原则
解析:本题考查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瓦格纳提出的税收原则包括:(1)财政政策原则;(2)国民经济原则;(3)社会公平原则;(4)税务行政原则。
[单选题]甲国对乙国居民在甲国取得的专利收入征收所得税,并对甲国居民在乙国取得的专利收入同样征税的规定遵循了()。
属地兼属入主义原则
解析:属地主义原则是指以纳税人的收入来源地或经济活动所在地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管辖权的范围,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最基本原则。属入主义原则是以纳税人的国籍和住所为标准确定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范围的原则,即对该国的居民(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单选题]“抵免法”是以承认()为前提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
地域管辖权优于居民管辖权
解析:抵免法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在国外已纳的所得税,允许从其应汇总缴纳的本国所得税税款中抵扣,税收抵免是承认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优先于居民管辖权的,是目前解决国际重复征税最有效的方法。
[多选题]采用抵免法解决重复征税时,对抵免限额的规定具体方法包括()。
A.分国抵免限额B.综合抵免限额C.分项抵免限额D.单一抵免限额E.分步抵免限额
解析:抵免限额的规定具体有三种方法,即分国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
[多选题]甲国居民孟先生在乙国取得了劳务报酬所得100000.元,利息所得20000元。已知甲国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20%,利息所得税率为10%;乙国劳务报酬所得税率为30%,利息所得税率为5%;甲、乙两国均实行居民管辖权兼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两国之间签订了税收抵免协定,并实行分项抵免限额法,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为()。
解析:劳务报酬所得抵免限额=100000×20%=20000元;在乙国已纳税额30000元,在甲国无须纳税。利息所得抵免限额=20000×10%=2000元;在乙国已纳税额1000元,在甲国补税1000元。因此,正确答案是BC。
[多选题]税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前提条件是()。
A.国家的存在B.社会经济C.经济制度D.对资金的需求E.社会文化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产生的原因。税收是在国家产生以后,已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才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对于税收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社会经济是内在的、根本的决定依据,国家的存在和对资金的需求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