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村民王刚承包耕地10亩,分为甲、乙两块,其基本情况如表1-1所示。请根据生态经济原理及生态经济效益指标,结合以下各小题情况,分析并解答。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土地资源按地貌特征划分有()
  • 平原、丘陵、盆地、山地


  • [单选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
  • 反映了一定时期劳动力的利用程度


  • [单选题]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被人们用于()的土地。
  • 创造社会财富

  • 解析: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的时间内,可以被人类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土地。土地不仅是自然产物,而且包含着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它是对国家或者地区,已经开发利用和可开发利用土地数量及质量的总称。

  • [单选题]下列各项属于未利用地的是()。
  • 滩涂

  • 解析: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

  • [单选题]某块土地价格是3300元,同期银行利息率为11%,则该地块年租金为()元。
  • 363

  • 解析:该地块年租金=土地价格×利息率=3300×11%=363(元)。

  • [多选题]级差地租Ⅰ与级差地租Ⅱ的区别和联系有()。
  • 形成的条件不同

    经营性质和投资额水平不同

    转化为地租的方式不同

    两者均为超额利润

  • 解析: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区别和联系有:①形成的条件不同。级差地租Ⅰ是等量资本投在不同的土地上,级差地租Ⅱ是对同一块土地连续投资。但是,两者的实质都是超额利润。②转化为地租的方式不同。转化为级差地租Ⅰ的超额利润,在签订租约时就规定完全归土地所有者占有;而转化为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则是租种期间农场主追加投资所形成的,所以归农场主占有。③经营性质和投资额水平不同。级差地租Ⅰ产生于粗放经营阶段,投资额较少的时期;级差地租Ⅱ则产生于集约经营阶段,需要有较高的投资水平。

  • [单选题]某地区有甲、乙、丙三块土地,其中甲地块为优等地,乙为中等地,丙为末等劣质地。有三位土地经营者分别以不同的租金租用了这三块土地(两年)。第一年,三位经营者分别投入了50万元(注:这三块土地的面积是相同的),则甲、乙、丙三块地的产出分别为150万元、120万元、100万元;第二年,三位经营者仍继续分别投入50万元,甲、乙、丙三块地的产出分别为170万元、140万元、110万元。若丙地块两年的租金为80万元,回答下面各题。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初级房地产经济题库 初级金融专业题库 初级工商管理题库 初级财政税收题库 初级商业经济题库 第四章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题库 第三章农村税费改革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题库 第一章农业资源题库 第二章产品区域布局与农业产业结构题库 初级经济基础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