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权利

题目:病人余先生,因大叶性肺炎住进内科病房,经检测发现为乙型病毒性肝炎。恰在余先生不在病房时,护士遵医嘱在其床旁挂了血液隔离标志。余先生知道后,很不高兴,认为"是对自己的污辱"。此时,护士忽视了余先生的()。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卫生资源分配的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是()。
  • A.公平公正原则B.生命价值原则C.优先原则D.效益原则E.不伤害原则


  • [单选题]体现医师克已美德的做法是()。
  • 对患者有利而又无损自我利益的才去做


  • [单选题]患者,女,50岁,因交通事故致双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其子女将其送到医院康复科进行治疗。

  • [单选题]一小儿,女患者。11岁。患甲状腺癌,并有颈淋巴结转移。医生告诉患儿母亲,女孩需做甲状腺癌根治术,按常规手术后要造成颈部塌陷变形,肩下垂,身体的外观和功能都要受到一定损害。当患儿母亲听到要造成这些后遗症后,断然拒绝治疗,带孩子出院。过了不久,患儿家属考虑到癌症将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故再次来到医院,要求给予治疗,并请求医生尽可能不给孩子留下终身伤残的痛苦。医生经过再三考虑,决定打破常规,采用一种新的术式,既收到治疗效果,又使女孩子保留外形美观,功能不受破坏。患者及家属同意做此手术,尽管这种术式的治疗效果当时尚不能肯定。手术进行得很顺利,随访远期疗效也很好。

  • [单选题]社会舆论是医德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下列除哪一项之外,都是可取的()
  • 有些医务人员采取用药、休假迁就患者不合理的要求,以取悦患者来获取好的医德社会舆论


  • [单选题]某患者夜间突发急腹症被送到某医院看急诊,初诊为急性胆囊炎。负责医生因自己年轻,怕担风险,未做任何处理,即让家属把患者送到20里外的中心医院就诊,延误了治疗时间,致使病人胆囊穿孔,中毒性休克。后虽经抢救挽救了生命,但医药费用去2万多元。

  • [单选题]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
  • A.医生对物理、化学等检测诊断手段的依赖性B.医院分科越来越细,医生日益专科化C.医患双方相互交流的机会减少D.医生降低了对患者的重视E.医患交流中出现了屏障


  • [单选题]符合医学研究献身医学原则()
  • 居里夫人把氯化镭包在自己的前臂上观察镭对人的皮肤的烧伤状况,表现了崇高的道德


  • [单选题]某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高热患儿,经医生初诊"发热待查,脑炎可能"。急诊值班护士凭多年经验,对患儿仔细观察,发现精神越来越差,末梢循环不良,但患儿颈部不强直。于是,护士又详细询问家长,怀疑是中毒性菌痢。经肛门指诊大便化验,证实为菌痢,值班护士便及时报告医生,经医护密切配合抢救,患儿得救。

  • 推荐下载科目: 围手术期处理题库 外科感染题库 外科病人的营养支持题库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