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确定场地地震动参数,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作出评价
题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区域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有()。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规定,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包括:①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并对工程场地的构造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作出评价;②调查水库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作出初步评价;③调查坝址、引水线路、厂址和溢洪道等建筑物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对有关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初步评价(坝址区勘察);进行天然建筑材料初查。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峡谷河流坝址进行勘探,当坝高大于70m、覆盖层厚度小于40m时,河床钻孔深度应为()。
0.5~1倍坝高
[单选题]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引水隧洞线路工程地质测绘要求为()。
可选用比例尺1:25000~1:5000
解析: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隧洞线路可选用1:25000~1:5000;地下厂房区可选用1:5000~1:1000。测绘范围应包括隧洞各比较线路及其两侧各300~1000m地带,测绘地质条件复杂地区时可适当扩大测绘范围。
[单选题]规划阶段各梯级坝址勘察内容不包括()。
进行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初步选定各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参数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勘察中应注意了解河谷地貌、类型,覆盖层的组成和厚度、成因类型,古河道、冰碛物、泥石流、坍滑体、潜在不稳定岩体等的分布,不良土层的分布,岩土体的透水性分级和相对隔水层埋深,地下水位,可能产生严重渗漏的地段,喀斯特的发育情况,软弱夹层和缓倾角断层破碎带,第四纪断层等,以便对坝区的基本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初步的了解和初步的分析。
[单选题]为查明渠道和渠系建筑物地基岩土层可能存在渗透、基坑涌水问题,在初步设计阶段应布置()工作。
渠道底部和建筑物岩石地基应进行压水试验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可能存在渗漏、基坑涌水问题的渠段,应进行抽水试验。对于强透水层,抽水试验不应少于3段,渠道底部和建筑物岩石地基应进行钻孔压水试验,根据需要可布置地下水动态观测。
[单选题]初步设计阶段对水库区可能存在严重渗漏地段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测绘比例尺一般选用()。
1:10000~1:2000
解析:对水库区可能存在严重渗漏地段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初步设计阶段测绘比例尺一般选用1:10000~1:2000,可行性研究阶段测绘比例尺为1:50000~1:10000。
[单选题]规划阶段坝址轴线勘探剖面上可布置()个钻孔,近期开发工程可适当增加。
1~3
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487—2008),在拟定的近期开发工程的代表性坝址布置勘探剖面,河床中应有1~3个钻孔,两岸各1个钻孔或平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