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在征税时要保护税本 要求正确选择征税对象和税源 正确地税率设计 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要顾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题目:税收经济原则的要求包括()。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经济原则的要求。税收的经济原则的要求:(1)在征税时要保护税本,即不阻碍投资和不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并要支持新兴产业和鼓励对外贸易;(2)要求正确选择征税对象和税源;(3)正确地税率设计;(4)税收的转嫁与归宿要顾及税收对经济的影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是国际避税产生的内在动机。
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
解析:跨国纳税人对利润的追求是国际避税产生的内在动机。
[多选题]下列属于税额式减免的有()。
全额免征
核定减免率
[多选题]对应税收管辖权确立的属地主义和属人主义的不同原则,税收管辖权分为()。
收入来源地管辖权
地域管辖权
居民管辖权
解析:本题考查税收管辖权的分类。税收管辖权分为收入来源地管辖权、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
[单选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公平原则是指()。
税收负担应普遍分配给全社会成员,支付能力不同,税收负担应有所区别
解析:税收的公平原则指税收负担应公平合理地分配于全体社会成员之间。税收公平原则应包括两方面内容:普遍原则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又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又称水平公平,是指对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的纳税人同等课税,即对支付能力相同的人同等课税。纵向公平,又称垂直公平,即对社会经济条件不同的纳税人区别课税,通常指对支付能力不同者不等量课税,支付能力强的多课税,支付能力弱的少课税,无支付能力者不课税。
[单选题]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的所得100万元,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两国均行使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在抵免法下甲国应对该笔所得征收所得税()万元。
10
解析:抵免限额=100×30%=30万元,该居民在乙国实际缴纳=100×20%=20万元
[单选题]Susan女士为甲国居民,2010年度在乙国取得经营所得100万元,利息所得10万元。甲、乙两国经营所得的税率分别为30%和20%,利息所得的税率分别为10%和20%。假设甲国对本国居民的境外所得实行分项抵免限额法计税,则Susan女士应在甲国纳税()万元。
10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经营所得的抵免限额=100×30%=30(万元),利息所得抵免限额=10×20%=2(万元),甲国的经营所得税率为30%,来自乙国经营所得税补缴额=100×30%-20=10(万元),乙国利息所得税率20%大于甲国所得税税率10%,因此不用补交利息所得税。
[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收本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税收是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
税收分配的主体是国家
税收分配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
税收分配关系是社会整个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解析:税收表现了国家与纳税人在征税、纳税和利益分配上的一种特殊关系。税收的本质是:(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2)税收的客体是社会产品;(3)税收是国家、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4)税收的目的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5)税收分配关系是社会整个生产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选题]采用抵免法解决重复征税时,对抵免限额的规定具体方法包括()。
A.分国抵免限额B.综合抵免限额C.分项抵免限额D.单一抵免限额E.分步抵免限额
解析:抵免限额的规定具体有三种方法,即分国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