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胰头癌

题目:可出现胆囊显著肿大,无压痛,伴黄疸进行性加重的疾病是()。

解析:伴胆囊肿大者,提示胆总管有梗阻,常见于胰头癌、壶腹癌、胆总管癌、胆总管结石等。胰腺肿瘤或胰腺囊肿、胆管下端癌时,因胆总管阻塞,使黄疸明显加深,肝和胆囊因胆汁淤积而肿大,胆囊常可触及,但无压痛。故本题选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长期使用解热药或激素类药后,常出现的热型是()。
  • 不规则热

  • 解析:热型是指发热时的体温曲线类型,在临床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参考意义。由于长期使用退热药物,干扰患者的体温调节,使得患者不能形成明确规律的体温曲线,故发热病人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C指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下降至正常,有热期与无热期规律性交替,见于同归热、霍奇金病。D指体温恒定在39℃~40℃以上,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高热期等。E指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超过2℃,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等。故本题选B。

  • [单选题]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
  • 溶血性黄疸

  • 解析:非结合胆红素通过血循环运输至肝后,与清蛋白分离并被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和Y、Z两种载体蛋白结合,并被运输至肝细胞光面内质网的微粒体部分,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催化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或称结合胆红素,因此非结合胆红素主要与红细胞破坏有关,故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故本题选A。

  • [单选题]流行性腮腺炎可出现腮腺管开口处黏膜红肿,其部位在()。
  • 上颌第2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上

  • 解析:腮腺位于耳屏、下颌角、颧弓所构成的三角区内,正常腮腺体薄而软,触诊时摸不出腺体轮廓。腮腺肿大时可见到以耳垂为中心的隆起,并可触及边缘不明显的包块。腮腺导管位于颧骨下’1.5cm处,横过咀嚼肌表面,开口相当于上颌第2臼齿(磨牙)对应的颊黏膜。故本题选A。

  • [单选题]下列疾病,可见板状腹的是()。
  • 急性胃肠穿孔

  • 解析:如因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受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腹壁常有明显紧张感,甚至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结核性炎症或其他慢性病变由于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缓和,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故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称揉面感或柔韧感,此征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故本题选D。

  • [单选题]患者厦复呕吐隔餐食物。查体:消瘦,上腹部膨胀,并见胃型。应首先考虑的是()。
  • 幽门梗阻

  • 解析:胃肠道发生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饱满而隆起,可显出各自的轮廓,称为胃型或肠型,伴有该部位的蠕动加强,可以看到蠕动波。故本题选D。

  • [单选题]恶性肿瘤转移之淋巴结特点正确的是()。
  • 质地坚硬或有象皮样感

  • 解析:【考点】恶性肿瘤转移之淋巴结特点。恶性肿瘤转移所致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或有象皮样感,表面可光滑或突起,与周围组织粘连,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一般呈持续性进行性肿大,不会自动缩小或消退。因此答案是C。

  • [单选题]上输尿管点的位置是在()。
  • 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

  • 解析:【考点】肾和尿路有感染时出现的压痛点。肾和尿路有感染时出现的压痛点:①季肋点(前肾点):在第10肋骨前端,右侧位置稍低,此相当于肾盂位置;②上输尿管点:在脐水平线上腹直肌外缘;③中输尿管点:在髂前上棘水平腹直肌外缘;④肋脊点:背部第12肋骨与脊柱交角(肋脊角)的顶点;⑤肋腰点:腰肌外缘与第12肋骨交角(肋腰角)的顶点。当肾周围脓肿或肾盂肾炎时,肋脊点和肋腰点有压痛或叩击痛。题中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点(右侧)是胆囊点。

  • 推荐下载科目: 第二单元卫生法律责任题库 第二单元病毒感染题库 传染病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第三单元执业医师法题库 心电图诊断题库 症状学题库 检体诊断题库 第七单元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题库 第九单元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