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竞争性阻滞组胺受体

题目:H1受体阻断药抗组胺的作用机制是()

解析:H1受体阻断药均能选择性地阻断组胺Hi受体、拮抗组胺的作用而产生抗组胺效应,在外周使胃、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使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在中枢的作用有镇静与嗜睡作用。按其化攀结构可分为烃胺类、乙醇胺类、乙二胺类、吩噻嗪类、哌嗪类及其他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能引起气短的药物是()
  • 普萘洛尔

  • 解析:普萘洛尔(心得安)是β受体阻断剂,可产生低血压、低血糖、呼吸抑制及心率减慢的作用,较少见的有支气管痉挛、鼻黏膜微细血管收缩及呼吸困难的不良反应,故忌用于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病人。上述其他药物均没有这方面的副作用。

  •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物具有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
  • 酚妥拉明

    妥拉唑啉

  • 解析:酚妥拉明和妥拉矬啉为非选择性短效α受体阻滞剂,除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外,还具有内在拟胆碱活性、兴奋胃肠平滑肌、中度抗组胺和抗5-羟色胺作用及奎尼丁样电生理作用。长效的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的拟胆碱和组胺样作用弱一些。

  • [多选题]普鲁卡因胺减慢传导、降低自律性的原因是()
  • 抑制Na通道的作用

    抑制4期缓慢除极

  • 解析:普鲁卡因胺为广谱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对心肌的直接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但阻滞胆碱M受体作用很弱,不阻滞α受体。抑制心肌细胞Na+内流,使动作电位0相上升速度和振幅降低,时程延长,传导减慢。希一浦系统的4相自动除极斜率降低,自律性下降。与奎尼丁相比,本药抑制心脏传导作用以房室结以下为主,治疗房性心律失常作用较差,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较弱。

  • [多选题]高血压伴消化性溃疡患者可选用的药物是()
  • 普萘洛尔

    哌唑嗪

    卡托普利

    氯沙坦

  • 解析:一些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和禁忌证有:心衰、支气管哮喘病人禁用普萘洛尔。有精神抑郁、消化性溃疡病史者禁用利血平。肾动脉狭窄、妊娠及哺乳妇女禁用氯沙坦、卡托普利。哌唑嗪对于机械性梗阻所致充血性心衰患者不宜用,因有首剂现象,不提倡作为一线降压药应用。

  • [多选题]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包括以下哪些()
  • 抗菌谱广

    不应用于青春期前儿童和妊娠妇女

    口服吸收良好,口服分布广

  • 解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特点:①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尤其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高,包括对许多耐药菌株如MRSA(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具有良好抗菌作用;②耐药发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发生;③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可达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④大多数系口服制剂,亦有注射剂,半衰期较长,用药次数少,使用方便;⑤为全化学合成药,价格比疗效相当的抗生素低廉,性能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因而本类药在化学合成抗感染药物中发展最为迅速,已成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化疗药物。环丙沙星是氟喹诺酮类药物中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肝素的禁忌证()
  • 血小板减少症

    血友病

    颅内出血

    内脏出血

    外伤及手术后

  • 解析:肝素的禁忌证有:严重溃疡病、肝肾功能障碍、重度高血压、妊娠、出血现象、酒精中毒等。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药物经肾脏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pH

  •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

  • [多选题](二)病历摘要:患者,男性,19岁,有癫痫病史3年,先后日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苯巴比妥、丙戊酸钠等药物治疗,癫痫发作次数逐渐减少。

  • [多选题](五)病历摘要:患者,女性,55岁。在其子的婚礼上由于兴奋而突发心绞痛。

  • 推荐下载科目: 药事管理题库 药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