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发病率
题目:1999年夏季某校发现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慢性乙型肝炎10年,肝功能反复异常,一个月前因搬家劳累,3周来症状加重,并出现黄疸。体检:重病面容、深度黄疸、肝掌及蜘蛛痣(+)、腹胀、腹水征(+)。ALT200IU/L、TBil400μmol/L、PTA23%、HBsAg(+)。最可能的诊断是()
慢性重型肝炎
解析:患者既往有慢性乙肝病史,劳累后出现黄疸进行性加重。体检:重病面容、深度黄疸、肝掌及蜘蛛痣(+)、腹胀、腹水征(+)。化验ALT200IU/L、TBil400μmol/L、PTA23%。故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成立。
[单选题]关于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最主要的是()
应用乙肝疫苗预防易感者
解析:此题为病毒性肝炎的内容,考查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包括:强化乙型肝炎疫苗的预防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控制HBV传播;管理传染源--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其中以强化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为主,故答案D符合题意,为最佳选项。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病因推断的标准()
关联有无统计学意义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推断的理解。目前较为广泛接受的病因判断标准有8条:关联的时间顺序、关联的强度、关联的一致性(生态学相关)、剂量-反应关系、关联的可重复性、关联的合理性、关联的特异性和终止效应。
[单选题]确定因果联系的必要条件是()
先因后果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流行病学病因的理解。关联的时间顺序--病因出现在前,疾病结局出现在后,即前因后果,这是因果关联的一个必要条件。
[单选题]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8天,最长潜伏期为22天,平均潜伏期为14天,症状期为21天,恢复期为30天,试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
22天
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主要考查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及用途。根据潜伏期的长短可以确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一般以平均潜伏期加1~2天,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可按最长潜伏期予以留验或检疫。故本题正确选项只有答案B。
[单选题]已知某筛检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该试验筛检两个人群,其中甲人群的患病率为10%,乙人群为1%,下述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
甲人群的阳性结果中假阳性的百分率比乙人群的低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预测值的理解。人群的患病率高低与筛检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无关,患病率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
[单选题]meta分析常用统计方法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根据检验结果选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研究的统计量进行加权合并
解析:此题是简单应用题,主要考查考生对meta分析常用统计学分析方法的了解。
[单选题]某医院收入一名哮喘患者,在该患者入院后的第2天发现其同时患有腮腺炎,如果该患者在此次住院期间导致病房其他患者感染腮腺炎,则这种感染应属于()
带入感染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能够掌握关于医院感染分类以及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由于腮腺炎的平均潜伏期为18天,故可以判断这位因哮喘而住院的患者是在此次住院前,在院外感染的腮腺炎,住院后发病,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
[单选题]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社区综合防治
解析:此题是应用判断题。心血管疾病的流行与社区内存在不利于心脏健康的危险因素或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控制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综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社区综合防治就是充分合理利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采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手段,针对多个心血管疾病或多个危险因素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