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指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 解析:气存内 邪不可干 正气”、“邪气”的解释为:“正气即人体的生理机能.主要指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以及康复能力”。“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由此使人们在意识中认为:只要体内正气强盛.致病邪气就不会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 [单选题]《素问·阴阳离合论》日:“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段经文中“一”是指
  • 正确答案 :C
  • 一阴一阳

  • 解析:然其要一也:(阴阳之要道)归于一,太极一气之所生。郑智聪注:“又指一阴一阳。”吴崑注:“言阴阳之道始于一,推之则十百千万不可盛数,然其要则本于一阴一阳也”一说,一谓阴阳对立统一之理,张介宾注:“谓阴阳之道,合之则一,散之则十百千万,亦无非阴阳之变化。故于显微大小,象体无穷,无不有理存焉。然变化虽多,其要则一,一即理而已”。从个大家对上文中“一” 都是一阴一阳,故选项C正确。

  •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积著于肠胃之募原,其症状表现为
  • 正确答案 :A
  • 饱食则安,饥则痛

  • 解析:原文:……其着于阳明之经,则挟脐而居,饱食则益大,饥则益小。其着于缓筋也,似阳明之积,饱食则痛,饥则安。其着于肠胃之募原也,痛而外连于缓筋,饱食则安,饥则痛。根据原文,选项A正确。

  • [单选题]据《灵枢·百病始生》篇中“三部之气,所伤异类”的观点,“喜怒不节”所伤的部位是
  • 正确答案 :C
  • 五脏

  • 解析:原文: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根据原文“喜怒不节则伤藏”,其中“藏”为五脏之意,故选项C正确。

  •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E
  • 阳明脉衰

  • 解析:原文: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根据原文“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可知女子五七发始堕的原因是“阳明脉衰”,故选项E正确。

  • [单选题]茵陈汤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C
  • 清热利湿退黄

  • 解析:茵陈蒿汤,为祛湿剂,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功效。主治湿热黄疸。表现为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故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热多”是指:
  • 正确答案 :E
  • 邪在阳,表不解


  • [单选题]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宜
  • 正确答案 :C
  • 乌头赤石脂丸


  • [单选题]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皮面色淡,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 内蒙古的黄芪


  • [单选题]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亡阳与气脱并见,应选下列哪一对药物
  • 正确答案 :B
  • 附子、人参


  • [单选题]既能杀虫消积又能行气利水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槟榔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散瘀解毒消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大蓟、小蓟


  • [单选题]苏合香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B
  •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 [单选题]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
  • 正确答案 :B
  • <60g/L


  • [单选题]二尖瓣脱垂
  • 正确答案 :D
  • 心尖区收缩中期喀喇音


  • [单选题]对于因车祸突然死亡和因半身不遂长期卧床而致的死亡,给亲人带来的打击,前者要大得多,说明应激反应的强度与应激事件的下列哪项有关
  • 正确答案 :A
  • 发生方式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结核病学(中级)[代码:311]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计划生育(中级)[代码:360]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