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邪陷心肝

题目:热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引起()

解析:考点: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不退,抽痉,昏迷等症。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引睾窜腹,则可伴有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肝气乘脾,还可出现上腹疼痛等症。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4周岁小儿的身长应为()
  • 98cm

  • 解析:人体身高增长有两个高峰期:①生后第一年;②青春期,尤以前者为最快。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cm,1周岁时约75cm。小儿2岁以后身长计算公式为:身长=周岁数×7+70。所以本题算式:4×7+70=98。【记忆口诀】要想长高婴与青,50、75往上增,2岁以后有公式,岁数乘7加70。

  • [单选题]小儿正常舌质是()
  • 解析:小儿正常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名师点拨】舌质淡白为气血亏虚;舌质绛红,舌有红刺,为温热病邪入营入血;舌质红少苔,甚则无苔而干,为阴虚火旺;舌质紫黯或紫红,为气血淤滞;舌起粗大红刺,状如草莓者,常见于猩红热。

  • [单选题]小儿的病理特点是()
  • 解析:考点:小儿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轻灵,易趋康复。

  • [单选题]儿科常用内治法不包括()
  • 健脾补肾法

  • 解析:考点:疏风解表法、止咳平喘法、清热解毒法、凉血止血法、消食导滞法、镇惊开窍法、利水消肿法、健脾开胃法、培元补肾法、活血化瘀法、回阳救逆法、养阴生津法。

  • [单选题]水痘多见于()
  • 1~6岁

  • 解析:考点:全年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冬春两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以1~6岁小儿多见。

  • [单选题]患儿,8岁。发热伴皮疹3天。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部多,四肢远端、手掌、足底较少。斑、丘、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疱疹形似露珠水滴,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发热为38℃左右。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水痘

  • 解析:考点:脓疱疮多见于面部及四肢,分布局限,初为疱疹,很快成为脓疱。以夏天炎热季节多见。

  • [单选题]小儿夏季热的发病临床特征是()
  • 发热口渴多饮汗闭

  • 解析:考点:夏季热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特有疾病,以入夏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汗闭为特征。

  • [单选题]患儿,4岁。发热2天,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口腔内可见数个疱疹,手、足掌心部出现米粒大小的斑丘疹、疱疹,疱液清亮,躯干处未见有皮疹。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其证候是()
  • 解析:病症有外感肺卫症状,疱疹同时见于手足口部,而躯干部未有,有发热、恶心的前驱症状,故为手足口病。

  • [单选题]语迟、发迟、肌肉软、口软的主要病机()
  • 心脾肾不足

  • 解析:考点:五迟、五软的病因主要有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以及患儿有难产窒息史、药害因素、家族史或其他疾病史。脾肾二虚可致精血化生不足,影响心肝功能,而致筋骨、肌肉、牙齿、语言、头发的生长迟缓,功能不足而成为五迟、五软。精髓不足,骨髓不充,可致齿迟、头项软。肝肾不足,筋骨失养致立迟、行迟。脾肾不足,气血不充,四肢不荣而手软、脚软。精血不足不能充养于心,神明欠慧,可见语迟及智能低下。气血不足,不能濡润头发而见发迟。

  • 推荐下载科目: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题库 医患关系道德题库 传染病防治法题库 卫生法题库 中医儿科学题库 中医外科疾病题库 疮疡题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题库 传染病学总论题库 流行性出血热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