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以下关于屈光参差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成人屈光参差不鼓励矫正
解析:成人屈光参差一般应鼓励矫正。
[单选题]一位患者戴上+1.50DS下加光的矫正眼镜后,最近能在眼前25cm看清报纸上的小字,最远能在眼前67cm看清报纸上的小字,考虑到他习惯的工作距离为35cm,其下加光是否合适,应如何调整()。
正确答案 :A
合适,不需调整
解析:患者调节近点为25cm,对应调节需求为+4.00D,下加光为+1.50D,故患者自身的调节力为+2.50D,若患者看近舒适,最多使用调节力的一半,即+1.25D,加上下加光+1.50D,总共为+2.75D,1/2.75=0.36,即在35cm的时候看得较舒服,也就是患者的习惯工作距离35cm。
[单选题]使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判断结果是否异常的公式为()。
正确答案 :A
18-1/3×年龄
解析:根据使用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的统计学数据分析,平均调节幅度的大小与年龄的关系为:18-1/3×年龄。
[单选题]以下有关"调节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D
近视患者屈光完全矫正后,视远时往往可以测得1D左右的调节超前
解析:调节超前是调节反应大于调节需求的一种状态,所以近视患者屈光矫正后,视远时如果测得1D左右的调节超前,则提示屈光过矫。
[单选题]以下是常用的调节功能训练方法,除外()。
正确答案 :E
±2△反转拍训练
解析:±2△反转拍是用于训练集合功能异常的常用工具。
[单选题]以下关于老视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A
远视患者需加凹透镜矫正
解析:远视眼需要加凸透镜矫正。
[单选题]患者,18岁,高三学生,视疲劳症状明显,多次验光均显示为轻度近视,集合聚散功能检查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问题是()。
正确答案 :E
假性近视
解析:1.远视首先出现的是视近问题。2.由于调节紧张出现的假性近视。
[单选题]患者,8岁,诉视近易视疲劳,休息后可稍缓解,看远清楚,最可能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B
远视
解析:1.远视首先出现的是视近问题。2.由于调节紧张出现的假性近视。
[单选题]矫正近视散光用()。
正确答案 :D
凹柱镜
解析:1.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矫正散光用柱镜,凹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发散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4.矫正散光用柱镜,凸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会聚光线的作用。
[单选题]矫正近视用()。
正确答案 :B
凹透镜
解析:1.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矫正散光用柱镜,凹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发散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4.矫正散光用柱镜,凸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会聚光线的作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