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保持呼吸道通畅
题目:患者,男性,20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以"流行性乙型脑炎"收治入院。查T39.8℃,P120次/分,呼吸38次/分,节律不整,对光反应迟钝,肺部可闻及干、湿啰音,颈强直(+)。对于该患者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解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凶险症状为高热、抽搐及呼吸衰竭,且三者互为因果,可形成恶性循环,尤其是呼吸衰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死亡原因。该患者有高热、抽搐,且呼吸节律不整,提示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同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该患者最关键的护理措施。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49岁,2个月前因胃癌手术,术中输血400ml。近1周出现乏力、纳差,查ALT300U/L,总胆红素20μmol/L,抗-HAV(-),HCV-RNA(+),抗-HCV(+)。诊断为"急性丙型肝炎"。你认为该病人感染丙肝的最可能途径是()
术中输血
[单选题]关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下列概念哪项是错误的()
对接触性传染病首先应接种疫苗
解析:应根据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措施。对肠道传染病,应着重管好水源、粮食和粪便,消灭苍蝇、蟑螂,即"三管一灭"。对呼吸道传染病,应着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倡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戴口罩,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对虫媒传染病,应采用药物或其他措施进行防虫、杀虫、驱虫等。经皮肤传染的疾病和接触性传染病首先应搞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传播。接种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不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因此答案应选B。
[单选题]关于艾滋病的综合预防措施,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进行丙种球蛋白预防注射
解析:预防艾滋病的3个环节中,对传染源要加强医学监督,针对不同的传播方式采取预防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同时应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密切接触者和医护人员应加强自身防护。丙种球蛋白对艾滋病病毒无效,不能通过注射来预防艾滋病。本考点非考试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