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李某有权向马某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题目:马某(女)与李某是竞争对手,素来不和。一日,马某给李某的丈夫张某发了一封匿名的电子邮件,诉说李某长期与一男子甲私通,李某因此与张某感情不和而离婚。李某后来得知此邮件系马某所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解析:D [解析]本题中,马某向李某的丈夫张某虚假陈述李某未尽忠实义务,客观上造成了李某的丈夫对李某的不信任,影响了夫妻感情,但侵权人马某并未侵犯李某的配偶权。故排除A项。侵犯名誉权的认定关键是侵权行为造成被害人的社会评价降低。本题中,李某虽然产生了内心的痛苦,但并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事,因而李某的社会评价没有降低,没有侵犯李某的名誉权。故排除B项。本题中,也不存在对隐私权的侵犯,因为李某的私人秘密并没有被非法公布。故排除C项。本题中表述的情形属于对一般人格权的侵犯,一般人格权包括人格独立、人格尊严、人格自由等。对于侵犯一般人格权的行为,当事人也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故选D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当所学的新知识相对于原有认知结构为上位关系,即原有知识是从属观念,而新学习的知识是总括性观念,这样的学习即为上位学习。相反,如果新知识与原有知识是下位关系,则为下位学习。而如果新知识仅仅是有原知识的相关内容合理组合构成的,不能与原有某些特定的内容构成上位关系或下位关系,那么,这时的学习就是同位学习。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上位学习的是( )
在学完所有的内容之后进行总复习
解析:B解析根据定义要件“新学习的知识是总括性观念”,B项符合要求。A项中,“矩形”从属于“平行四边形”,不符合。C项分别是理论和操作,不符合。D项中举的例句和语法结构直接不涉及上下位。
[单选题]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关于京杭大运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形成于唐朝
解析:京杭大运河最初开凿于春秋时期,连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故B、C、D三项都正确。A项错在形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的朝代是隋朝,而非唐朝,故本题应选A项。
[单选题]下列表述属于法律规则的是( )。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解析: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法律原则无论是对法的创制还是对法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看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不是法律规则,关键是看该法律条文表述的是否是具体的权利或者义务,如果表述了具体的权利或者义务,就是法律规则。选项中,只有D项具体规定了夫妻双方相互享有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属于法律规则。其余几项都是概括性规定,都是作为部门法立法时的指导思想和综合性、本源性规定,都属于法律原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单选题]死线抽象现象,是指语言的运用者只在语言“抽象阶梯”的某一级上使用语言,忽视各种人群和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把语言表达固守在某一类型、层次或水平线上的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所述不存在死线抽象现象的是( )。
不断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倡导小班教学,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忽视了描述对象的多样性”,“把语言表达固守在某一类型、层次或水平线上”。A项,全部使用抽象度较高的词语,如“创新工作方法,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缺乏具体情况描述,读来大而空,语言表达固守在高抽象层次,存在死线抽象现象。B项,描述过于具体,形同流水账,缺少抽象总结,读来无重点,语言表达固守在低抽象层次,存在死线抽象现象。D项,描述罗列数字,过于具体,缺少对情况的概括总结,读来散而乱,语言表达固守在低抽象层次,存在死线抽象现象。C项,抽象语句和具体描述相结合,如“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是抽象语句,后面紧跟“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研讨式等多种方式”等具体方式,读来清晰明了。本题正确答案为C。
[单选题]世人欣赏苏东坡的文采之美,更赞叹他豁达的心胸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一人生境界在《定风波》中表现得_________。途中遇雨,触动了他敏感的心灵。仕途多舛,宦海沉浮,与眼前这场的山雨何其相似,苏轼一样_________。“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眼前虽然风狂雨骤,电闪雷鸣,不过是历史的一瞬,人生的插曲。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酣畅淋漓 猝不及防 等闲视之
解析:首先看第一空,“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用在此处与文意不符,故排除D项。再看第二空,“迫不及待”的意思是非常急迫而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文段的意思则是形容山雨来之前人们没有准备,故排除C项。第三空,“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等闲视之”形容把事物看做平常的事而不予重视,文段是说苏轼对仕途和官场的不得意毫不在意,故应用“等闲视之”。本题正确答案为A。
[单选题]学校举行象棋比赛,共有甲、乙、丙、丁4支队。规定每支队都要和另外3支队各比赛一场,胜得3分,败得0分,平双方各得1分。已知: (1)这4支队三场比赛的总得分为4个连续的奇数; (2)乙队总得分排在第一; (3)丁队恰有两场同对方打成平局,其中有一场是与丙队打成平局的。 问丙队得几分?( )
1分
解析:每支队均比赛3场,因此最高分不超过9分,又知总得分为4个连续的奇数,因此得分有3、5、7、9和1、3、5、7两种情况。若最高分为9分,那么排名第二的总得分只能是偶数6、4、2,不符合题意,排除。故乙队得7分,即2胜1平。由条件(3)知,丁队恰有两场同对方打成平局,积分2分,为偶数,故另一场只能为胜,共得5分。由此可知,丙队得分为1或3分。由于丁队一场未败,故乙队获胜的两场只能是甲队和丙队。目前已知丙队战两场,一负一平,积1分,另一场无论是胜或平,积分均为偶数,故这一场只能为负,总积分为1分。本题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