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贫富的分化是早期信用关系产生的客观基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若储户在2003年2月1日存入1000元,定期一年,存入日挂牌公告的月利率为5、1%o,若2003年8月1日调整为月利率6%o,该储户到期后应当支取得利息为()元。
D、61、20
[单选题]借款人在偿还银行贷款时,银行按偿还金额逐笔计收利息的计息方法是()。
利随本清
解析:A项定期结息即按季或按月结计利息;B项计息积数是每次存款余额与其实际存期的乘积,积数相加之和再乘利息率即得利息;C项复利计息是指在计算利息额时,要按一定期限(如一年),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计算利息,逐期滚算的计息方法,俗称利滚利。
[多选题]下列关于信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有()。
A.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B.信用是无条件的借贷行为C.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D.信用中的借贷行为引起价值单方面转移的价值运动E.信用主要是以借贷资本为载体进行运作的
解析: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运动,并不是无条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