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黄庭坚
题目:下列古代人物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解析:黄庭坚,书法传世,为"宋四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代表作品:《山谷词》。黄庭坚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择C。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诗人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韩愈: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主要作品:《论佛骨表》《师说》《进学解》等。其中《师说》选入中学课文。柳宗元: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要作品:《永州八记》《柳河东集》《柳宗元集》等。其中《捕蛇者说》(选自《柳河东集》)选入中学课文。苏洵、苏轼、苏辙:北宋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号称"三苏"(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四川眉州人("眉州东坡"的眉州),世人称"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苏洵,号老泉,字明允。代表作品《六国论》等。苏辙,自号颍滨遗老,字子由。苏轼,号东坡先生("东坡肘子"的东坡),文学、书法(苏轼与黄庭坚、米芾和蔡襄,并称"宋四家")艺术成就斐然。很多作品耳熟能详,选入课文的作品有:古文《石钟山记》;诗歌《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后赤壁赋》、《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饮湖上初睛后雨二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著名书法作品有:《赤壁赋》、《江上帖》、《寒食帖》(又称《黄州寒食诗帖》,天下第三行书)等。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很多作品耳熟能详,选入课文的作品有:《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卖油翁》("我亦无他,唯手熟尔。")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改革家(北宋王安石变法),文学家。著名作品,选入课文的作品有:《伤仲永》("泯然众人矣")、《游褒禅山记》、《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日》("干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桂枝香·金陵怀古》("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曾巩,世称"南丰先生"。著名作品《墨池记》("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解析: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单选题]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依次是( )。
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解析:智力技能又称为心智技能,我国教育心理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
[单选题]自我效能感理论最早由( )提出。
班杜拉
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最早由班杜拉提出。故选择A。B选项,维纳的成败归因,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包括六个因素三个维度。C选项,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即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D选项,阿特金森和麦克里兰成就动机理论,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趋向成功者倾向于选择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
[单选题]"课内打基础,课外出人才",反映课外活动能( )。
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
解析: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
[单选题]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为哪位画家的得意之作?( )
郭熙
解析:《林泉高致》是郭熙山水画创作的一篇经验总结,是由其子郭思整理而成、的。
[单选题]张老师在设计《中国古代山水画》专题教学时,准备播放《高山流水》《平沙落雁》等古曲烘托作品的意境。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情景式教学
解析:张老师播放与山水画作品相关的音乐来烘托作品的意境,这属于情景式教学。用音乐渲染情境,属于创设情境的方法之一。情景教学法可使学生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深入体会作品展现的艺术美感,从而达到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