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银行存款增加390000元 实收资本增加300000元 资本公积增加90000元
题目: A公司原由投资者甲和投资者乙共同出资成立,每人出资200000元,各占50%的股份。经营两年后,投资者甲和投资者乙决定增加公司资本,同时有一新投资者丙要求加入A公司。经有关部门批准后,A公司实施增资。将实收资本增加到900000元。经三方协商一致,完成下述投资后,三方投资者各拥有A公司300000元实收资本,并各占A公司1/3的股份,各投资者的出资情况如下:
(1)投资者甲以一台设备投入A公司作为增资,该设备原价180000元,已提折旧95000元,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80000元(假定不考虑增值税)。
(2)投资者乙以一批原材料投入A公司作为增资,该批材料账面价值105000元,投资合同约定的价值为110000元,应交增值税18700元,投资者乙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3)投资者丙以银行存款投入A公司3900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1.企业接受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现金资产投资时,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价值作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企业接受材料物资投资时,应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原材料入账价值,按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享有的份额作为实收资本或股本入账,超过投资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事项(2)的会计分录为:
借:原材料 1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00
贷:实收资本 (900000×1/3-200000)100000
资本公积 28700
3.企业接受现金资产投资时,应以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有份额的部分,贷记"实收资本"科目,实际收到金额超过投资者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贷记"资本公积"科目。事项(3)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390000
贷:实收资本 (900000×1/3)300000
资本公积 90000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 )在报表列示。
公允价值
解析:町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多选题]根据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采用赊销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销售应税劳务的为提供劳务同时收到销售额或取得索取销售额凭证的当天
解析:以预收款方式销售货物的,为发出货物的当天;委托他人代销货物的,为收到代销货物清单的当天。
[单选题]某工业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月购销业务情况如下:
(1)购进生产原料一批,已验收入库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税款分别为23万元、3.91万元。
(2)购进钢材20吨,未入库,取得的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款分别为8万元、1.36万元。
(3)直接向农民收购用于生产加工的农产品一批,经税务机关批准的收购凭证上注明价款为42万元,运费4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4)销售产品一批,货已发出并办妥银行托收手续,但货款尚未收到,向买方开具的专用发票注明销售额82万元。期初留抵进项税额0.5万元,以上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均在取得当月通过了税务机关的认证。企业产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业务(4)中销售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上述业务应当在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确认纳税义务发生
解析:1.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交通运输业税率为11%,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发票金额和税额抵扣。进项税额=42×13%+4×11%=5.90(万元)。
2.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
3.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但不包括固定资产。
4.第4笔业务可以确认当期销项税额=82×17%=13.94(万元)。
5.当期实际可抵扣进项税额合计=3.91+1.36+5.90=11.17(万元);应纳增值税额=13.94-11.17-0.5=2.27(万元)。
[多选题]我国现行资源税的主要特点有( )。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
只对特定资源税征税
具有级差收入税性质
解析:资源税实际上是一种级差收益税,无所得概念。
[多选题]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1440千克,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乙产品投产15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5元/千克,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
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表述正确的是( )。
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600千克
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900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540千克
解析:(1)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50×4=600(千克)
A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440/(1000+600)=0.9
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1000×0.9=900(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600×0.9=540(千克)。
(2)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900×5×(1-2%)=441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540×5×(1-2%)=2646(元)。
(3)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4500
-乙 2700
贷:原材料-A材料 7200
(4)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A材料 144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90
-乙 54
[单选题]关于税务行政复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不可以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解析:申请人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
[单选题]某公司处置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100万元,发生清理费用5万元,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该设备原值为200万元,已提折旧6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处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 )万元。
-50
解析:处置该设备时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将处置的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40
累计折旧 60
贷:固定资产 200
支付清理费用和相关税费时: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
贷:相关税费 5
银行存款 5
收回处置固定资产的价款时: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结转处置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5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
处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0(万元)。故选项C正确。